Page 68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3年2期
P. 68

橡塑技术与装备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本计算书中的仿真案例包括基本的非牛顿流体流                             在计算时,采用合理的本构模型来进行描述,此
             动问题。采用商业计算软件完成,在计算流体力学的                           处选用简化的三参量 Cross 模型,其表达式如下 :
             基本原理中,流动可以用以下方程描述 :                                                      η
                                                                                 η =   0
                (1)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方程)                                                   1  + ( λγ )  (1 − ) n
                 该定律可表述为 :单位时间内流体微元体重质量                            式中,   为所求的当前状态黏度。  为零剪切黏度,
             的增加,等于同一时间间隔内流入该微元体的净重量,                          为剪切速率,   为松弛时间。  为非牛顿指数。对于该工
             其表达式如下 :                                          况中的橡胶制品,选取各参数如表 1              [2]  :
                              ρ ∂  + div ρ ( u )  = 0                      表 1 橡胶制品牛顿指数表
                              ∂t                                 零剪切黏度 /Pa.s      非牛顿指数          松弛时间 /s
                                                                                                  0.864 7
                                                                                   0.253 8
                                                                    178 800
                (2)动量守恒方程(N-S 方程)
                                                               2.3 计算模型说明
                 该 定律 可 表 述为 :微 元体 中 流 体的 动 量 对时 间
             的变化率等于外界作用在该微元体上的各种力之和,                               选取计算模型如图 6 所示,上方为注射口,下方
                                                               对应 10 个出口,其中两端新加的出口管路上,通过一
             x,y,z 三个方向上的表达式如下 :
                                                               定的缩径设计,来控制阻力和流量。
                     ∂(ρu)                  ∂ρ
                      ∂t  +div(ρuu)=div(µgradu)-  ∂x  +S u
                     ∂(ρv)                  ∂ρ
                      ∂t  +div(ρuu)=div(µgradu)-  ∂x  +S V
                     ∂(ρw)                  ∂ρ
                      ∂t  +div(ρuu)=div(µgradu)-  ∂z  +S w
                (3)能量方程
                 该定律可表述为 :微元体中能量的增加率等于进                                       图 6 计算模型示意
             入微元体的净热流量加上体力与面力对微元体所做的
                                                                   对计算区域绘制网格如图 7 :
             功,实际上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其表达式如下 :

                       ∂(ρT)            k
                        ∂t  +div(ρuT)=div(     gradT) +S T
                                       Cp
                (4)本构方程
                 橡胶的流动符合假塑性流体特征,即流体黏度随
             剪切速率存在如图 5 所示的变化 ,  在剪切应力较小时,
             流动表现出牛顿流体的性质,此时为零剪切黏度 ;随                                         图 7 网格划分示意
             着剪切应力增加,黏度出现急剧变化,此时即为假塑
                                                                   网格参数及扭曲度指标如图 8 所示,最大扭曲度
             性区 ;当剪切应力继续增加,黏度再次表现为牛顿流
                                                               处于 0.9 之内,满足计算需求。
             体性质,此时为极限剪切黏度。
                                                                   对不同区域,设置方法列表如图 9(入口),图
                                                               10(出口)。
                                                               2.4 仿真结果
                                                                   采用如上设置进行仿真计算,计算残差曲线如图
                                                               11 所示,可以认为计算收敛。
                                                                   选取截面速度场分布如图 12。
                                                                   选取截面压力场分布如图 13。
                                                                   读取各出口的流量分布情况如下表 2 所示。
                                                                   从表 2 结果看 :
                                                                  (1)新增的 I~J 口的设计流量占比要小于 A~H 口;
                         图 5 假塑性流体黏度特征
                                                                  (2) A~H 口的分布均匀,流量分配较 I~J 口高 2.5%


                                                                                                         2
             ·20·                                                                              第 49 卷  第 期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