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2019-13
P. 96
橡塑技术与装备(橡胶)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UBBER)
主要动力,为世界轮胎发展做出了 30% 的贡献。从 的 15%~20%。大型轮胎工厂(年产 1000 万条半钢或
2013 年起,现已有赛轮金宇、玲珑、中策、森麒麟、 200 万 条 全 钢 轮 胎 ) 已 超 过 30 家 以 上, 占 到 世 界 的
双钱、奥戈瑞等 10 余家企业 “ 走出去 ” 设厂发展,产 2/3。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世界轮胎前 5 位的倍耐力之后,
能超过 5 000 万条。 对国内的风神等 4 家轮胎进行重组已成为全球第四大
2017 年,我国轮胎生产已达 10 亿条的水平,其 工业胎生产企业。行业有 4 家企业进入世界轮胎 20 强
中汽车轮胎为 6.5 亿条,牢固占据世界 1/3 的地位。 行列,详见表 1。
产销量超过美日德三国的总和,载重型工程轮胎在世 2016 年我国橡胶消耗量已达 900 万 t 以上,实际
界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轮胎产品有 40% 以上出 为 930 万 t,是世界 2 721 万 t 的 1/3。其中 600 万 t
口,行销全球 200 个国家地区,贸易量占到国际市场 用于轮胎生产,占 2/3。天然橡胶的自给率 20%,合
表 1 2017 年世界轮胎 20 张企业(英国媒体发表)
2016 年总销售额 / 亿欧元
企业名称 年产能力 / 亿条 工厂数量 / 家 分布国家地区 海外收入占比 /%
总计 轮胎
1. 普利司通(日) 270.42 224.13 2.6 51 日美中泰等 24 个 65
2 米其林(法) 209.07 204.89 2.3 49 美法中等 19 个 80
3 固特异(美) 143.80 143.80 1.7 37 美欧中等 21 个 70
4 大陆(德) 405.49 107.17 1.2 21 德美欧等 13 个 80
5 倍耐力(意) 60.58 60.58 0.9 19 拉美意中等 14 个 85
6 住友橡胶(日) 61.32 52.55 1.0 14 日美中等 8 个 50
7 韩泰轮胎(韩) 52.17 52.17 1.1 8 韩中等 5 个 60
8 伏科豪马(日) 48.31 38.58 0.8 14 日美中等 6 个 50
9 玛吉斯(中国台湾) 34.37 34.37 14 14 中国台湾等 6 个 90
10 固铂轮胎(美) 27.75 27.75 0.5 9 美中等 4 个 50
11 佳通轮胎(新) 25.47 25.47 0.8 8 中印尼等 4 个 100
12 中策橡胶(中) 30.00 25.11 0.6 7 中泰等 2 个 5
13 东洋橡胶(日) 29.12 23.18 0.5 8 日中等 4 个 50
14 锦湖轮胎(韩) 23.22 22.87 0.7 9 韩中等 3 个 90
15 MRF(印) 21.50 0.5 9 印等 2 个 -
16 阿波罗(印) 20.64 0.3 8 印欧等 4 个 20
17 华谊双钱(中) 56.04 16.80 0.25 4 中泰等 2 个 5
18 赛轮金宇(中) 15.21 15.21 0.4 4 中越等 2 个 5
19 耐克森(韩) 14.93 14.93 0.3 3 韩中等 3 个 60
20 玲珑(中) 14.34 14.34 0.5 4 中泰等 2 个 10
成橡胶的自供率 60%。橡胶助剂产量占全球 75%, 长期保持的 3:1 的比例。这有助于我国汽车的高速发
2/3 供出口。总计生产能力为天然橡胶 100 万 t,合成 展(已占 87%,年增 14.5%)详见表 3。
橡胶 600 万 t,橡胶助剂 100 万 t,钢丝帘线 200 万 t, 我国 2016 年全国已拥有机动车 2.9 亿辆(其中汽
化纤产线 40 万 t,均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橡胶工业 车 1.94 亿辆),年更换下来的废旧胎登记有 3.3 亿条,
已形成完整健全的大橡胶工业体系,已有能力引领世 约合 1 000 万 t,以其制成翻新轮胎 800 万条,加工为
界轮胎产业的前进,实现增产联动和利益融合。人均 胎粉 50 万 t,再生胶 450 万 t,还有裂解生产的大量
耗胶实际已达 6.5 kg,远超世界 3.9 kg 的平均水平, 油料和炭黑,均处于世界前列。
详见表 2。
轮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汽车轮胎的子午化 2 轮胎工业的一些问题
率上升到 92.6%,全钢和半钢胎年产 5.65 亿条,增速 然而,总体上来说,我国轮胎产业的发展依然很
为 9.7%,斜胶化纤胎已降至 0.45 亿条,减速 10%。 不平衡,由于历史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激化突出,
乘用轮胎在 “ 三化 ” 的基础上,正向高速、安全、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道远。
能、环保、全天候、智能化的道路前进,高性能轮胎 一是 1990 年国有轮胎企业转轨变形之后,经过
已达到 30% 以上。载重轮胎的无内胎和扁平化已成主 10 余年的高速发展,全国形成 550 多家轮胎企业,已
流,向着高载荷、抗恶路,高安全、长寿命的方向发展。 占到世界的 80%。其中 90% 以上是技术有待改进的中
乘用等载重轮胎的构成比已接近 4:1 的高水平,超出 小型企业。面对国内轮胎市场的饱和和国际贸易保护
世界汽车生产轿车(7210 万辆)与商用车(2 287 万辆) 主义的抬头,竞争乏力,生产停滞,经营十分困难,
·48· 第 45 卷 第 1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