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2019-13
P. 92

橡塑技术与装备(橡胶)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UBBER)

             三维接触单元 conta174、targe170,摩擦因子为 0.23,
             动环和压环的联接采用三维弹性阻尼单元 combin14,
             弹簧的刚度为 1  270  kN/m,初始压力为 -4.8  kN,压
             环和转子简化为一个整体,转子上的载荷简化为转
             子体与转子轴接触面的竖直方向力,力的大小为 560                                         图 2 有限元模型
             kN。转子轴的约束为端面上 X 方向和 Y 方向的位移。
             静环的约束为安装面的全位移约束。                                  3 静力学分析
                 材料参数的选择采用常用碳钢的材料参数,弹性                             从图 3 等效位移云图中可以看到动环上的最大位
                                                         3
             模量为 211 GPa,泊松比为 0.3,密度为 7 850 kg/m 。             移为 0.19  mm 左右,这对密封面来说是一个足以引起
                                                               密封失效的间隙,如何控制动环上 0.19  mm 的摆动量
                                                               是非常关键的      [2] ,也就是说动环与转子之间必须是挠
                                                               性联接,从已有的防尘密封装置设计来看,无论是内
                                                               压式机械密封、外压式机械密封还是液压式密封都满足
                                                               了这一要求。从图 3 等效应力云图中可以看到最大的应
                          图 1 简化后的实体模型
                                                               力为 74 MPa,这个值是非常安全的,满足设计要求。












                                              图 3 等效位移云图与等效应力云图

             4 接触分析                                            题是跟事件发生过程相关的问题,以过程状态改变结
                 非线性问题包括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状态                         构的刚度。接触分析属于状态非线性问题,是一种高
             非线性三大类问题。几何非线性问题以有限单元的移                           度非线性问题,它的难点在于接触区域的确定以及接
             动改变结构的刚度。材料非线性问题以材料的应力、                           触摩擦的计算。本文问题属于柔—柔接触问题,静止
             应变本构关系非线性改变结构的刚度。状态非线性问                           的面为柔性目标面,转动的面为柔性接触面。


















                                       图 4 弹簧预紧力位置与密封面接触状态图和接触压力
                 从上图 4 中可以看到弹簧的预紧力位置与密封面                       力小的地方,因此,润滑油的油孔应尽量布置在靠近
             的接触状态和接触压力大小是一致的。在预紧力位置,                          预紧力的位置,从而使润滑油的分布更为均匀,这样
             其接触间隙要小于非预紧力位置,其接触压力要大于                           的位置分布对于润滑和密封来说都是有益的。基于以
             非预紧力位置。由于润滑油是从压力高的地方流向压                           上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防尘密封润滑油孔位置改

             ·44·                                                                            第 45 卷  第  13 期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