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3年3期
        P. 78
     橡塑技术与装备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验装置一般采用专业的垫片性能测试装置及配备相                            垫片的压缩 - 回弹性能,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有限元
             关的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尽可能按照相关标准,如                            数值模拟得到垫片的非线性压缩 - 回弹曲线吻合,并
            《核电厂核级石墨密封垫片试验方法》、B/T12622                         发现与工程常用的柔性石墨 - 不锈钢金属缠绕垫片结
            《管法兰用垫片压缩率和回弹量试验方法》及 GB/T                          构相比,减少石墨带宽度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螺栓
             19066.3—2003《柔性石墨金属波齿复合垫片技术条                      法兰连接系统的密封性能。
             件》。为了尽可能让实验的结果准确,可对实验工况采
             用三因子三水平 (Lp(3)4) 或正交试验的方法以减少干                     2 影响石墨垫片压缩回弹性能的因素
             扰性。                                                   石墨垫片压缩回弹性能的可通过压缩量、压缩率、
                 滕加庄等    [6]  采用不同宽度平钢带设计出 3 种柔性               回弹量及回弹率来表征。垫片受压缩应力的作用,在
             石墨金属缠绕垫片,对其进行三因子三水平压缩回弹                           初始压缩后,其厚度的改变量为其压缩性,表征了垫
             性能优化试验研究,寻找出影响压缩回弹特性的重要                           片柔软性的大小,其实质体现了垫片的承载能力强弱,
             参数,找出性能的最佳参数组合。                                   通常在相关的研究中,用压缩率表示垫片的承载能力,
                 陈庆等   [7]  建立波齿结构力学模型,进行三因子三                  其公式 :
             水平压缩 - 回弹性能优化试验研究,寻找性能最佳影                                              δ 0
                                                                                           C=  t  ×100%                      (1)
             响因素组合。陈冉等         [8]  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垫
                                                                   δ 0 为垫片在总载荷下的压缩量,mm ;   t 为垫片的
             片下石墨缠绕垫片的压缩回弹性能,发现垫片的回弹
                                                               厚度,mm。
             量和回弹率具有明显伴随温度上升而上升趋势,压缩
                                                                   垫片在卸载应力后,从被压缩状态恢复其相应厚
             量和压缩率略有下降趋势。
                                                               度的回复量为其回弹性,表征对密封面分离后的补偿
                 杨书益   [9]  对核电用石墨密封垫片的压缩回弹性能
                                                               能力,体现了垫片的回弹能力,通常用回弹率表示,
             开展试验研究,施加 35  MPa 的应力载荷,发现此时
                                                               其公式 :
             的试验效果较好,为石墨垫片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δ 0 -δ 1
             1.3 模拟及试验结合的方法                                                                R e =  δ 0  ×100%                 (2)
                 为对石墨垫片的压缩回弹性能研究更加准确及深                             δ 0 为垫片在总载荷下的压缩量,mm,δ 1 为垫片
             入,相关学者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及试验结合的方法,                          在卸载后的压缩量,mm。
             一般先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其结果并拟合相应的                               影响石墨垫片压缩回弹特性的因素很多,相关学
             曲线,对曲线进行拓展,发现其变化规律,使其结果                           者对石墨垫片的压缩回弹特性展开了大量研究,包括
             具有更普遍性,其次采用试验的方法对模拟的结果进                           不限于研究了不同的结构和类型石墨垫片、预紧力、
             行验证,增强其说服力,同时也为石墨垫片性能的研                           温度及加载(卸载)速率对压缩 - 回弹性能的影响,
             究提供另一种途径。                                         可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内部因
                 周先军等    [10]  通过正交试验及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石                素主要有石墨垫片的结构及类型,外部因素包括预紧
             墨缠绕垫片的压缩回弹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缠绕垫片                           力、温度计加载(卸载)速率等。
             经过预压缩具有更好的性能。                                     2.1 内部因素
                 王琪瑶   [11]  采用试验及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                     垫片的结构及类型也会影响其压缩回弹特性,由
             究核级石墨密封片的压缩回弹特性,在压缩回弹性能                           于石墨本身的强度、塑形及硬度较低,常跟一些金属
             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多次试验数据结果,利用数据分                           材料形成复合增强板或金属垫片,而石墨复合垫片的
             析,改进了核级石墨密封垫片压缩曲线和回弹曲线的                           结构和类型本身的内部因素对其压缩回弹性能产生较
             解析表达式,得到方程回归系数,从而探究不同因素                           大的影响。
             对压缩回弹性能的影响,并建立螺栓 - 法兰 - 垫片密                           李多民等    [13]  试验研究了三种不同结构尺寸的石墨
             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一步验证了拟合方法得到的                           金属波齿复合垫片在常温下的压缩回弹性能,并测得
             压缩回弹特性的正确性和在工程中的可操作性。                             压缩回弹性能曲线。结果发现,垫片的厚度、外径及
                 王修慧等    [12]  以柔性石墨 - 不锈钢金属缠绕垫片               内径影响其压缩回弹性能且发现波齿复合垫片的压缩
             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                           率及回弹率满足设备对密封的要求。
                                                                                                         3
             ·30·                                                                              第 49 卷  第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