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3年12期
P. 60

橡塑技术与装备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200F3,德国 NETZSCH 公司,升温速率 10 ℃ /min。               试能采用国标 GB/T  14190—2017  纤维级聚酯切片测
             1.3 耐高温改性共聚酯的制备                                   试。
                     在 100 m L 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精对苯二甲                      冲击强度 :参照 GB/T 1043.1—2008  测试样条缺
             酸、异山梨醇、1,4—环己烷二甲醇、乙二醇和催化剂,                        口冲击强度。
             在 0.3  MPa 的氮气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为                         拉伸强度 :参照 GB/T  1040.2—2006 规定执行。
             230~260 ℃,酯化蒸馏水温度控制在 150~160 ℃。经                  试样采用 1A 型标准试样,拉伸速度为 50 mm/min。
             过约 2.5  h 后当出水量为实际理论出水量的 95% 即为                       玻 璃 化 转 变 温 度 : GB/19466—2004 塑 料 差 示 扫
             酯化完成。酯化完成后将锑催化剂加入酯化釜后导入                           描量热法。
             缩聚釜,然后缓慢抽至高真空,真空度不大于 30  Pa,
             缩聚温度 280  ℃左右,缩聚 2~2.5  h 后且转速恒定缩                 2 实验结果讨论
             聚釜搅拌电机电流升至 2.0~2.1 A 时进行破真空至常                     2.1 不同酯化温度对共聚酯的色度的影响
             压出料,切粒干燥得共聚酯切片。其中异山梨醇与 1,4-                           表 1 表示酯化温度对聚合物的影响,从表中可得,
             环己烷二甲醇的总含量(异山梨醇与 1,4- 环己烷二甲                       随着酯化温度的升高,酯化后的端羧基降低,说明酯
             醇为 4:1)分别为 0%、10%、20%、30%、40%。改                   化的更完全,酯化时间也随之缩短。由于酯化时间过
             性后的聚合物记为样品 1、样品 2、样品 3、样品 4、                      长,功能性单体的两个羟基为仲羟基,且环内端羟基
             样品 5。                                             存在氢键,导致单体反应活性偏低,容易造成聚合物
             1.4 性能测试方法                                        聚合度不够,温度又低使得过多的单体未反应上使得
                 常规性能包括粘度测试、端缩基测试、二甘醇测                         水解变黄,故酯化温度控制在 255 ℃比较合适。

                                                表 1 不同酯化温度对色度的影响
                                                             酯化条件                        聚合结果
                          序号     含量 (30%)
                                                                         . -1
                                            温度 /℃    时间 /min   —COOH/(mol t )  -DEG/%     色值 b
                            1   (IS/BP=4:1)   230      227          448.5        1.25     16.52
                            2   (IS/BP=4:1)   240      192          372.4        0.85     14.33
                            3   (IS/BP=4:1)   250      178          265.8        0.77     10.25
                            4   (IS/BP=4:1)   255      160          245.6        0.65      6.74
                            5   (IS/BP=4:1)   260      141          238.7        0.68      9.26
                           注: IS= 异山梨醇 ; BP=1,4—环己烷二甲醇
             2.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对聚合物的颜色有一定的影响。锑添加到一定程度后
                 催化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见表 2,从表 2 可以看出,                    聚合物的颜色变差,相反锑添加量过少时其聚合的时
             以乙二醇锑作为催化剂时,在 100  L 反应釜控制相同                      间过长,故从实验来看综合考虑锑的添加量为 300 ppm
             温度、压力、真空度、搅拌速度的反应条件下,当增                           比较适宜。
             加锑的含量有利于聚合反应,使得聚合时间减少,但
                                                   表 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聚合条件                       聚合结果
                         序号     Sb 用量 /×10  -6
                                                                           . -1
                                              温度 /℃    时间 /min   —COOH/(mol t )  —DEG/%    色值 b
                           1       100       278~280     200          16.5         1.58     3.21
                           2       200       278~280     175          18.3         1.33     4.25
                           3       250       278~280     140          20.2         0.92     4.95
                           4       300       278~280     128          21.5         0.71     5.24
                           5       350       278~280     125          23.8         0.88     8.65

             2.3 不同含量的功能单体复合对聚合结果                              单体羟基基团的反应活性低于乙二醇的羟基反应活性,
                 表 3 采用不同含量的功能性单体复合添加量进行                       从而影响缩聚时间且对切片的颜色不利。功能性单体
             聚合实验,在催化剂和温度等同的条件下,随着功能                           复合添加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玻璃化转变温度帮助
             性单体复合的添加量增加缩聚时间延长,由于引入的                           不大,因此功能性单体复合的添加量选为 30% 较为适
             大分子基团产生位阻使得反应活性降低,此外功能性                           宜。


             ·12·                                                                            第 49 卷  第  12 期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