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7年9期(5月橡胶)
P. 123
产品与设计 刘寒 等·双复合挤出机头增加机头压力的改造探讨
双复合挤出机头增加机头压力的改造
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head pressure of the
complex head extrusion die
刘寒,刘纯忠,冯华,吴迪
( 四川凯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 简阳 641400)
摘要 : 通过对公司实际在用的一台双复合挤出生产线所存在的 T 字头的胎面胶压出气孔多,K 字头的胎面胶压出气孔少,生
产胎面时机头压力为 5.0~6.1 MPa,无法满足 8.0~10.0 MPa 的工艺要求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改造措施进行总结,探讨通
过机头改造达到满足工艺质量指标的目的。
关键词 : 双复合挤出生产线 ;机头改造 ;机头压力 ;满足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 : TQ330.46 文章编号 : 1009-797X(2017)09-0053-03
文献标识码 : B DOI:10.13520/j.cnki.rpte.2017.09.013
四川凯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公司 ”) 品的温度≤ 40℃,联动线工作平面高度 850 mm,运输
于 2011 年 3 月投用 1 台双复合挤出生产线,用于全钢 带或输送辊宽度 800 mm,压缩空气压力 0.4~0.8 MPa,
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肩垫胶挤出后的接取、收缩、贴缓 冷却水温度≤ 20 ℃。生产线组成主要为 : Φ250 和
冲胶片、冷却、定长裁断、拾取等生产工艺的需要。该生 Φ200 销钉机筒冷喂料挤出机组、温控装置、液压站、
产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以联动线速度 15~18 m/min 运行。 200 供料机、接取输送带装置、收缩辊道、连续称量
生产过程中,T 字头的胎面胶压出气孔多,K 字头的 输送辊道、定中心装置、两辊压延机、压延供胶运输带、
胎面胶压出气孔少,T 字头的胎面胶压出气孔不满足 压延过桥辊道、双工位薄膜导开及贴合装置、上坡运
工艺质量要求。同时,机头压力为 5.0~6.1 MPa,不 输带、冷却装置(浸泡与喷淋)、一次吹水辊道、下坡
能满足工艺质量要求的 8.0~10.0 MPa 的要求,容易 运输带、定长裁断装置、单向辊道、二次吹水及快速
造成产品质量隐患。现就该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并 分离辊道、减速拾取辊道、翻转拾取辊道、后拾取辊
为保证工艺参数达标及生产效率提高提出运行管理、 道等。具体结构见图 1 所示。
装备管理及技术改造等措施进行探讨,以供轮胎企业 机头结构分析 : Φ250 销钉机筒冷喂料挤出机组
参考。 上位机与 Φ200 销钉机筒冷喂料挤出机组下位机之间
的夹角为 25°,角度比常规的机头大 5°,角度变大,
1 双复合挤出生产线结构及问题分析 挤出机组的上位机与下位机相交线的距离变短了。再
公司选用的双复合挤出生产线,主要技术参数为 : 测量挤出机组上位机螺杆的出胶口到预口型板进口段
工作宽度 800 mm,线速度 3~30 m/min,挤出部件最大宽 的距离为 418.9 mm ;挤 出机 组下 位 机的出 胶口 到
度 550 mm±2 mm,挤出部件最大厚度 40 mm±0.2 mm, 预 口型 板 进 口段 的 距离 为 350 mm, 机头 地 脚 位置
挤出部件厚度不对称性≤ 0.1 mm, 收 缩 辊 道收缩比 到 Φ200 销钉机筒冷喂料挤出机组下位机的中心高
6.5%~20%,连续秤的静态精度 40 kg/m±0.1%,胎面自 为 1 072 mm,挤出机组下位机机筒结合面到挤出
动定中心装置的贴合精度 ±2 mm, 定长裁断装置的
作者简介 :刘寒,男,工程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裁断精度 ±3 mm,分选秤的动态精度 40 kg/m±0.2%,
主要从事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冷却方式为喷淋 + 浸泡,冷却长度 ~110 m,冷却后制 收稿日期 :2016-11-18
2017 第 43 卷 ·5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