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2018-12
P. 54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可以发现 semi-IPN 谱图基本上是两种均聚物谱图的                      凝胶的强度影响很大。随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的增加,
             叠加,在 1 284 cm   -1  处出现吡咯烷酮环的特征吸收峰,               互传网络水凝胶的强度增高。这是因为 :当聚乙烯吡
             该峰在 PVP 图上亦有,表明功能基团吡咯烷酮环并没                        咯烷酮用量增大时,聚合物链段之间互联率提高,网
             受到破坏,生了相互作用,在 3 445 cm            -1  处出现了 —      络强度增大,吸水溶胀时网络扩张困难,所能容纳水
             CONH 2 的 N—H 伸缩振动峰,在 2  361  cm       -1  处出现     的量减少,所以强度增加。
             了 —CH  的伸缩振动峰,在 1  688  cm       -1  处出现了 —       2.5 前端聚合与常规聚合的比较
             CONH 2 中 —CO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合成的凝胶没有                         本章前面几部分的内容对前端聚合制聚丙烯酰胺
             出现新的官能团,说明两种聚合物通过互穿聚合物网                           / 聚乙烯吡咯烷酮互穿水凝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络(semi-IPNS) 方法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互                     对反应组分和反应条件对产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
             穿网络的结构。                                           果证明该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吸水性能的多孔水凝
                                                               胶材料。
                                                                   为了对前端聚合技术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我们预
                                                               将前端聚合制备过程及产物性能与常规间歇聚合进行
                                                               比较。
                                                               2.5.1 常规聚合制备过程
                                                                   实验过程取 8 g 丙烯酰胺(AM), 16 mL 去离子水,
                                                               0.01  g  MBA,0.25  g APS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放入烧杯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溶液完全澄清,然
                                                               后移入 16  mm 内径试管,反应物混合后在 60℃ 烘箱
                                                               内持续加热直到反应结束 .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产品用蒸馏水浸泡,洗涤,真空抽滤干燥至恒重,粉
                       图 5 单体及聚合物的红外光谱                         碎可得到水凝胶。
             2.4 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强度分析                                  2.5.2 常规聚合与前端聚合制备的水凝胶的
                 本文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互穿单体,固定丙烯                         吸水性能分析
                                                                   吸水性能试验研究表明(如图 7),传统样品吸水
             酰胺与去离子水的量分别为 8g:16  mL,引发剂的量为
                                                               与前端聚合样品的溶胀性能差别较大。由文献可知传
             0.25  g,交联剂的量为 0.01  g,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
                                                               统方法制备的样品的形貌呈稀少的封闭小孔分布在致
             用量对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吸水率的影响。用聚乙烯吡
                                                               密的块结构中,导致其密度远高于前端聚合样品,且
             咯烷酮为第二单体,可以使互穿水凝胶形成较大的网
                                                               孔体积极低 ;而前端聚合样品呈开放、连通的多孔结
             络,使水凝胶的密度增加,有利于增加其强度。
                                                               构。分析传统样品这种孔形貌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一
                                                               方面由于传统方法中聚合反应为整体聚合,大量发泡
                                                               剂同时分解而在反应体系的各个部分同时放出大量的
                                                               气体,体系无法有效地形核,气体又大量冲过聚合物
                                                               而逃逸,破坏了聚合产物的结构 ;另一方面,体系整
                                                               体聚合缩短了凝胶时间,也不利于气泡的长大,限制
                                                               了孔洞的形成。
                                                                   总之,与常规制备方法的对比发现前端聚合工艺
                                                               能够显著地改善聚合产物的孔结构,并能够极大地提
                                                               高了产品的溶胀性能,与传统方法制备的样品相比,
                                                               前端聚合样品吸水溶胀率提高了 2 倍多。
                             图 6 强度性能图
                                                               2.5.3 常规聚合制备水凝胶吸盐水性能分析
                 由图 6 可知,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对互穿网络水
                                                                   吸盐水性能试验研究表明(如图 9),传统样品吸

             ·38·                                                                            第 44 卷  第  12 期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