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7年16期(8月塑料)
P. 28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表 37 常用塑料注塑件分流道断面尺寸推荐范围 mm
塑料名称 分流道断面直径 塑料名称 分流道断面直径
ABS、 AS 4.8~9.5 聚苯乙烯 3.5~10
聚乙烯 1.6~9.5 软聚氯乙烯 3.5~10
尼龙类 1.6~9.5 硬聚氯乙烯 6.5~16
聚甲醛 3.5~l0 聚氨酯 6.5~8.0
丙烯酸塑料 8~10 热塑性聚酯 3.5~8.0
抗冲击丙烯酸塑料 8~12.5 聚苯醚 6.5~10
醋酸纤维素 5~10 聚砜 6.5~10
聚丙烯 5~10 离子聚合物 2.4~10
异质同晶体 8~10 聚苯硫醚 6.5~13
注 : 本表所列数据 , 对于非圆形分流道 , 可作为当量半径 , 并乘
以比 1 稍大的系数。
1— 圆形截面分流道 ; 2— 圆形截面浇口 ; 3— 梯形截面分流道 ;
底为 x,高为 h,则其最佳比例为 h/D =0.84~0.92, x/ 4— 矩形截面浇口 ; 5— 塑件
图 106 圆形和梯形截面流道的比较
D=0.7~0.83。U 字形流道为梯形流道的变异形式。六
角形断面流道,由于其效率低 ( 比表面大 ),通常不采
用。当分型面为平面时,可采用圆形或六角形断面流
道,但加工时对中困难,常采用梯形或 U 字形断面的
分流道。塑料熔体在流道中流动时,表层冷凝冻结,
起绝热作用,熔体仅在流道中心流动。因此,分流道
的理想状态应是其中心线与浇口的中心线位于同 — 直
线上, 圆形截面流道可以实现这 — 点, 而梯形截面流
道就难以实现,如图 106 所示。
图 105 分流道的断面形状和效率
(3)分流道的布置 分流道的布置取决于型腔的布
局,两者相互影响。分流道的布置形式分平衡式布置
和非平衡式布置两种。 (a)~(d) 圆形排列 ;(e)~(g)H 形排列 ;(h)、(i) 其他排列形式
a. 平衡式布置 平衡式布置要求从主流道至各个型 图 107 分流道的平衡式布置
腔的分流道,其长度、形状、断面尺寸等都必须对应
口尺寸必定不相同。图 108 所示为分流道的非平衡式
相等, 达到各个型腔的热平衡和塑料流动平衡。 因此,
布置。非平衡式布置主要采用 H 形和 — 字形排列 ( 如
各个型腔的浇口尺寸可以相同 , 达到各个型腔同时均
图 108(a)、(b)、(c)、(d)、(f) 所示 ),也有采用圆形排
衡地进料 , 均衡进料可保证各型腔成型出的塑件在强
列的 ( 如图 108(e) 所示 )。当型腔数目相同时,采用
度、性能、质量上的 — 致性。图 107 所示为平衡式
H 形或 — 字形排列,可使模板尺寸减小。
布置。四个型腔以下的 H 形和圆形排列均能达到最佳
(4) 分流道与浇口的连接 分流道与浇口的连接处
的热平衡和塑料的流动平衡。多于四个型腔的 H 形排
应加工成斜面,并用圆弧过渡,有利于塑料熔体的流
列 , 虽然也能获得塑料流动平衡 , 但不能达到热平衡。
动及填充,如图 109 所示。
H 形排列分流道弯折较多,流程又长, 压力损失也大,
5.3.2.3 冷料穴
同时加工也较困难。对于精密塑件的成形 , 最好采用
冷料穴 — 般位于主流道对面的动模板上 , 或处于
圆形排列。
分流道的末端。其作用就是存放料流前端的冷料 , 防
b. 非平衡式布置 非平衡式布置的主要特点是主
止冷料进人型腔而形成冷接缝 ;开模时又能将主流道
流道至各个型腔的分流道长度各不相同 ( 或型腔大小
中的凝料拉出。冷料穴的尺寸宜稍大于主流道大端的
不同 )。为了使各个型腔同时均衡进料,各个型腔的浇
·6· 第 43 卷 第 1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