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7年16期(8月塑料)
P. 24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接上期)
5.1 概述
注塑模主要被用于成型热塑性塑料制件,近来也
广泛地用于成型热固性塑料制件。由于注塑模是成型
塑料制件的—种重要工艺装备,所以在塑料制件的生
产中它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塑件的生产与更新都是 (a)塑件全部在动模内成型 (b)塑件全都在定模内成型
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的。另外,注塑模具种类
繁多,不仅不同塑件注塑成型可用不同结构的模具,
而且同—塑件也可用多种结构的模具注塑。模具设计
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塑件的质量、生产效率、材料利用
率、工人劳动强度、模具的使用寿命以及模具制造成
(c)塑件在动、定模内同时成型 (d)塑件在多个瓣合模内成型
本等,因此,要求模具设计者从中选择最佳的模具结
1— 动模 ; 2— 塑件 ; 3— 定模 ; 4— 瓣合模图
构设计方案,以达到最佳效益。
图 91 分型面与型腔的相对位置
设计注塑模时,既要考虑塑料熔体流动行为等塑
具体采用哪种形式要根据塑件的几何形状、 浇注
料加工工艺要求方面的问题 , 又要考虑模具制造装配
系统的合理安排 , 是否使于推出、是否利于排气 , 以
等结构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1)了解塑料熔体的流动行为 , 考虑塑料在流道 及对塑件同轴度和外观质量要求的高低等因素综合加
以考虑。
和型腔各处流动的阻力、流动速度,校验最大流动长
度。根据塑料在模具内流动方向 ( 即充模顺序 ), 考虑 5.2.2 分型面的选择
塑料在模具内重新熔合和模腔内原有空气导出的问题。 常见的分型面形状有平面、斜面、阶梯面、曲面 ,
(2)考虑冷却过程中塑料收缩及补缩问题 。 如图 92 所示。
(3) 通过模具设计来控制在模具内的结晶和取向 ,
以及改善塑件的内应力 。
(4)进浇点和分型面的选择问题。
(5)塑件的横向分型抽芯及推出问题。
(6)模具的冷却或加热问题。
(a)平面 (b)斜面 (c)阶梯面 (d)曲面
(7)模具有关尺寸与所用注塑机的关系 , 包括与 图 92 分型面的形状
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锁模力、装模部分的尺寸等的
分型面的选择好坏对塑件质量、操作难易、模具
关系。
结构及制造都有很大的影响。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
(8)模具总体结构和零件形状要简单合理,模具
5.2.2.1 有利于脱模
应具有适当的精度、 表面粗糙度、强度和刚度 , 易于
(1) 分型面应取在塑件尺寸最大处。如图 93 所示,
制造和装配。
在 A-A 处设置分型面可顺利脱模,若将分型面设在
以上这些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
B-B 处则取不出塑件。
根据具体情况,应综合加以考虑。
(2) 分型面应使塑件留在动模部分。由于推出机构
5.2 分型面选择
塑料在模具型腔凝固形成塑件 , 为了将塑件取出 通常设置在动模 — 侧,将型芯设置在动模部分,塑件
来 , 必须将模具型腔打开 , 也就是必须将模具分成两 冷却收缩后包紧型芯,使塑件留在动模,这样有利于
部分 , 即定模和动模两大部分。简单地说 , 分型面就 脱模,如图 94 所示。如果塑件的壁厚较大,内孔较小
是动模和定模或瓣合模的接触面 , 模具分开后由此可 或者有嵌件时,为使塑件留在动模, — 般应将凹模 ( 型
取出塑件或浇注系统。 腔 ) 也设在动模 — 侧,如图 95 所示。
5.2.1 分型面与型腔的相对位置 (3) 脱模斜度小或塑件较高时,为了便于脱模,可
分型面与成型塑件型腔的相对位置 — 般有四种基 将分型面选在塑件的中间部位,如图 96 所示,但此
本形式 , 如图 91 所示。 时塑件外形有分型的痕迹。
·2· 第 43 卷 第 1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