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2018-23
P. 97
产品与设计 刘鹏 等·全自动双层输送带硫化生产线的研发
油缸)才能实现的功能,管路连接更加简单。4 只同
步油缸为双输出油缸,上、下腔截面积相等,分别位
于活动平台 4 个角上,左侧 2 只油缸的上腔连在一起、
右侧 2 只油缸的下腔连在一起,左侧 2 只油缸的下腔
分别连接右侧 2 只油缸的上腔,当需要回拉时左侧 2
只油缸的上腔进油、右侧 2 只油缸的下腔回油,剩余
交叉相连的 2 路保持一定的压力,起同步作用。经实
际测量,主机活动平台 4 个角的高度偏差为 1.5 mm
左右,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开模装置包含 6 只油缸,在平板硫化机两侧各 3
1— 油缸; 2— 活动平台; 3— 横梁; 4— 框板; 5— 开模油缸; 6— 热板; 只,当活塞杆伸出时,推顶中层热板两侧的支座,强
7— 同步回拉油缸 ; 8— 液压管路 ; 9— 蒸汽管路 ; 10— 热平衡管路 ;
制将上、中层热板之间的上模腔打开,在控制上采用
11— 移动式垫铁储存装置
油路压力检测和热板位置的检测方式对开模动作进行
图 4 主机示意图
判断,无需操作人员干预,开模到位后再执行脱锅动
作,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进行。
移动式垫铁储存装置放置在主机左侧,采用电机
驱动行走,液压升降平台可将存储在不同高度仓位的
垫铁升至主机下热板或中热板高度,方便垫铁的更换。
当需要更换垫铁时,垫铁存储装置由操作人员控制行
走至主机正后方,打开支腿将机架支撑牢固后才能启
动液压升降平台。上升至需要的高度,人工搭头,再
由动力将垫铁从主机内抽出并送入存储仓位。垫铁装
入过程与以上过程相反。配备了这套装置,无需再由
1— 低压液压泵组 ; 2— 高压液压泵组 ; 3— 油箱 ;
人工搬运垫铁,极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
4— 液压油过滤油路 ; 5— 合模加压油路 ; 6— 同步回拉装置油路 ;
7— 合模装置油缸 ; 8— 顶垫铁装置油路 ; 9— 合模装置油路 高了更换垫铁的效率。
图 5 双层输送带平板硫化机液压原理图 2.4 输送带卷取装置
两套输送带卷取装置(图 6 所示)前后布置,下
主机在传统结构基础上做了以下改进 :
层卷取装置的成品带从上层卷取装置下方穿过,与带
活动平台和横梁经有限元分析,变形量小且分布
合理,采用 “ 井 ” 式焊接结构,由内而外的焊接顺序, 坯导开、垫布卷取装置一样,输送带卷取装置周边也
焊后退火处理,精加工后平行度小于 0.12 mm,从而 设置有护栏。卷取卡盘的开启和关闭也是油缸驱动,
与后夹持拉伸装置共用一台液压站。
保证整机安装后两热板的平行度达到 0.15 mm,保证
制品的硫化质量。
液压系统使用了多个比例阀,例如在合模加压油
路中,通过比例阀控制卸荷 :当硫化结束后,比例阀
控制卸荷阀缓慢开启并稳定维持一个小的流量,使系
统压力缓慢降低,到达设定压力后再打开充液阀,开
1— 下层输送带 ; 2— 上层输送带 ; 3— 上层输送带对中装置 ;
始开模动作。这样就基本消除了之前的机型在卸荷时 4— 上层输送带卷取装置 ;
出现的液压冲击和管路震动,提高了液压系统的稳定 5— 下层输送带对中、上层输送带卷径测量装置 ;
6— 下层输送带卷取装置 ; 7— 下层输送带卷直径测量装置
性和可靠性。
图 6 卷取装置示意图
活动平台的液压同步和回拉功能集成在一起,取
卷取动作同带坯导开装置,在 SIMOTION 系统
消了独立的回拉油缸和油路,仅用 4 只同步油缸就实
的控制下,与带坯导开和垫布卷取装置协同动作,实
现了之前机型需要 6 只油缸(4 只同步油缸、2 只回拉
2018 第 44 卷 ·5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