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3年9期
P. 86

橡塑技术与装备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位于胎胚圈部的外侧,如图 7 所示。                                加大(> 15  mm),增大端点间的距离有利于端点间
                                                               气体的排出。
                                                                  (5)胎侧耐磨胶的边部由直线连接形式改成圆弧
                                                               连接形式(如图 8 耐磨胶边部所示),对于内衬层胶片
                                                               端点气泡的减少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圆弧较直线
                                                               来说,可以起到更好的过渡,使得胎圈内侧材料分布
                                                               更为合理。
                 图 7 胎侧胶片端点与内衬层端点处气泡示意图
                                                                   通过以上改善,胎胚胎圈处基本无气泡,改善后
                                                               的胎胚圈部材料分布更加均匀,外观光滑,基本无气
             2 胎圈气泡的改进
                                                               泡,减少了人工刺扎,如图 9 所示。改善后成品胎的
                 针对轮胎圈部结构引起胎圈气泡形成的起因,制
                                                               胎圈气泡发生率大幅下降,由 2.0% 降为 0.1%,改善
             定了相应的改善方案,通过对圈部结构的调整来降低
                                                               效果明显。
             胎圈气泡的发生率,改善后的圈部结构平铺示意图如
             图 8 所示,其中 :










                                                                         图 9 改善后的胎胚圈部示意图

                                                               3 结论
                                                                  (1)调整内衬层部件的过渡层及气密层宽度,使
                                                               气密层宽度大于过渡层宽度,使得钢丝子口包布、内
                      图 8 改善后圈部结构平铺示意图
                                                               衬层、过渡层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可以减
                (1)调整过渡层及气密层宽度,使气密层宽度大
                                                               少胎圈气泡的产生。
             于过渡层宽度,消除子口耐磨胶与气密层、过渡层之
                                                                  (2)将内衬层部件的气密层与过渡层端点均置于
             间的三角胶区,使得钢丝子口包布、内衬层、过渡层
                                                               六角形钢丝圈底部的平台范围内,利用扇形块撑起时
             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在成型扇形块撑起锁
                                                               的压力,将气密层与过渡层端点紧紧压在钢丝包布之
             紧时利于气体的排出。
                                                               上,可以减少胎圈气泡的产生。
                (2)调整内衬层宽度,使气密层与过渡层的外端                            (3)通过内衬层胶片、胎侧胶片位置的调整优化,
             点均落于钢丝圈底部的平台范围内,这样可以利用扇                           可以减少胎圈气泡的产生。
             形块撑起时的压力,将气密层与过渡层的端点紧紧压                              (4)胎侧耐磨胶的边部采用圆弧形式,可以减少
             在钢丝包布之上,同时也利于将气泡排出。另外也可                           胎圈气泡的产生。
             以将内衬层部件的两个端点(过渡层端点、气密层端
             点)延伸至钢丝圈外端点之外,但这样会导致成本的                           参考文献 :
                                                               [1]   佐家军,赵辉 .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型机扇形块改造及成型
             增加。
                                                                   工艺改进 [J]. 轮胎工业,2014,34(10):626-629.
                (3)将内衬层胶片的外端点至六角形钢丝圈内端                         [2]   初坤龙,周君兰,吕伟 . 等 .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的
             点距离加大(> 10  mm),在成型扇形块撑起锁紧时,                          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 [J]. 轮胎工业,2022,42(6):369-372.
             内衬层胶片外端点避开六角形钢丝圈左下的斜边,可                           [3]   岳爽,张铃欣,陈银川 .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原因分
                                                                   析及解决措施 [J]. 轮胎工业,2018,0(6):372-374.
             以减少该处窝气的产生。
                                                               [4]   刘天哲,杜欣闯 . 轮胎气泡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J]. 橡
                (4)将胎侧胶片内端点与内衬层外端点之间距离                             胶科技市场,2008,6(11):18-19.
                                                               [5]   曹秋梅,吕丹丹 .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的原因分析及

                                                                                                         9
             ·38·                                                                              第 49 卷  第 期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