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2019-10
P. 67

材料与应用                                            郑安呐 等·键合型抗有害微生物材料的技术优势及其应用


                系的问题。这就产生了一类新型的抗有害微生物的材                           2 抗有害微生物功能基因的找寻及其重
                料,参见我们国际、国内的发明专利                [1~8]  以及相关研      要特色
                究  [9~26] 。然而,该技术的核心就在于首先必须寻找到                        由于抗有害微生物材料的应用面极广,特别是纤
                极其安全,具备高效、广谱抗有害微生物的官能团或                           维、薄膜之类制品的加工温度可接近 300℃,通常有
                齐聚物。                                              机抗菌剂中具有代表性的环庚三烯酚酮、水杨酸、季
                                                                  铵盐等小分子化合物或官能团几乎没有可能,至少是
                                                                  具有一定分子量的齐聚物的耐热性能才有可能达到这
                                                                  一温度。此外,为了下一步能与通用树脂分子链实施
                                                                  键合反应,抗有害微生物功能基的结构还必须具备可
                                                                  以进行化学反应的官能团。其实在所有选择之中,对
                                                                  人畜的安全性应该是首要的选择性判据。
                                                                      表 2 为目前工业化应用较多的一些抗菌剂毒性的
                                                                  对比,其中包括有机的、无机的以及天然的种类。作
                  A— 大宗通用树脂的分子链 ; B— 抗有害微生物基因的结构
                                                                  为国际通用的对人、畜是否安全的指标之一,LD50,
                        图 1 键合型抗有害微生物形成机理

                                                   表 2 各类抗菌剂安全性及应用对比
                                                                    LD50(mg/kg) 安全检测                       信息
                    中文名              英文名及缩写               CAS 号                           抗有害微生物效果
                                                                      经口毒性      经皮毒性                       来源
                                  Dimethyloctadecyl[3-
                有机硅季铵盐抗      (trimethoxysilyl)propyl]ammonium  27668-52-6  12 270           抗菌,防霉           ①
                    菌剂
                                       chloride
                聚六亚甲基胍磷        Polyhexamethyleneguanidine   89697-78-9  857       2 000        抗菌           ②
                    酸盐            phosphate,(PHMG)
                聚六亚甲基胍盐        Polyhexamethyleneguanidine   57028-96-3  25 000          抗菌 ( 超级细菌 ),防霉,
                    酸盐           hydrochloride,(PHMG)                                  抗感冒、艾滋、HPV 病毒      ③、⑦
                             Poly(iminocarbonimidoyliminocar
                聚六亚甲基双胍      bonimidoylimino ,6-hexanediyl)   32289-58-0  4 000
                                          -1
                    盐酸盐                                                                        抗菌           ②
                                 hydrochloride,(PHMB)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季铵盐抗菌剂                                                6 510                抗菌,防霉           ④
                                   antibacterial agent
                壳聚糖类抗菌剂         Chitosan antibacterial agent  9012-76-4  > 15 000  > 10 000    抗菌           ④
                                                                  L(E)C50 值低于 10
                    纳米银               Nano silver       7440-22-4                              抗菌           ⑤
                                                                  mg/L,具危险特性。
                   氧化亚铜              Cuprous oxide      1317-39-1      1 320      2 000     甲壳类、藻类          ②
                    氧化锌                Zinc oxide       1314-13-2      7 950                甲壳类、鱼类        ⑤、⑥
                   ①谢瑜,张昌辉,徐旋,化工技术与开发,2008,37(4):25~28,34.
                   ②顾学斌等 . 抗菌防霉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年.
                   ③ https://wenku.baidu.com/view/722442e75ef7ba0d4a733bba.html.
                   ④田俊莹等 . 纺织品功能整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年.
                   ⑤ Olesja B., Katre J., Angela I., et al, Arch. Toxicol., 2013, 87:1 181~1 200.
                   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0%A7%E5%8C%96%E9%94%8C/2814882?fr=aladdin.
                   ⑦国内外权威机构检测报告 .
                表示在没有导致实验用小白鼠死亡的前提下,每 kg 重                        应完全属于无毒物质。由此可见,PHMG 盐酸盐在可
                小白鼠喂下试样最大的 mg 数,LD50 ≥ 15  000  mg                比的范围内对人畜都是最安全的。然而其抵御有害微
                者被认为是无毒物质。可以看到,无机重金属的毒性                           生物的能力如何?其机理又如何?是否是通过物理的
                显然要比人们想象来得严重得多。再者,不同的胍类                           方式杀灭有害微生物的?这些都是令人关注的。
                齐聚物,毒性也并不相同,其中聚六次甲基磷酸胍
               (PHMG,LD50=857  mg)的毒性最大。被广泛用做                     3 单胍盐齐聚物的抗有害微生物能力与
                直接接触肉眼的,隐形眼镜消毒液的聚六次甲基盐酸                           机理
                双胍(PHMB, LD50=4 000 mg),其实也是有毒物质。                     为了探明单胍盐齐聚物的作用机理,以其为研究
                而聚六次甲基盐酸胍(PHMG,LD50=25  000  mg)                  对象,但不局限于六次甲基,即碳 6(PHMG), 而


                      年
                2019     第   45 卷                                                                      ·47·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