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2021年1期
P. 52

■ 车用制品技术与应用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支撑产业,近年来,充电                         于单桩利用率和充电服务费两大因素。
              桩建设频频得到政策支持。2014年,财政部等四部委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
              联合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                           表示,当前我国公共充电桩行业功率利用率平均只有
              知》,确定根据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分年度安排充电                           4%左右,而利用率要达到10%~15%才能实现盈利。相
              设施奖励资金;2015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                         较于2000元左右的交流桩和5万~8万元的直流桩来说,
              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基于2020年电                     如此低的利用率,显然难以支撑企业盈利。
              动汽车或达500万辆的预测,到2020年将建设480万个                          “充电设施建设前期多是服务于运营类车辆,但这
              分散式充电桩;今年,充电桩产业被正式纳入“新基                           一市场比较有限,而通过私家车来提升公共充电桩利
              建”范畴,随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用率也较难,一是私家电动车数量还不够多,二是很
              2035)》再次明确“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多私家车更多使用私人桩充电。”张帆说,“此外,充
                  利好政策支持下,大量社会资本涌入这一行业,                         电成本高、常被燃油车占位等也导致公共充电桩利用
              开启了大规模投资建设热潮。数据显示,2015年,充                         率低。”
              电桩增速达到了惊人的743%,比当时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利用率低下,运营商多靠收取服务费来提高收
              的增速还多了一倍。截至今年10月,全国各类充电桩                          入。但据记者了解,消费者对充电服务费价格较为敏
              达到149.8万个,车桩比约为3.14:1。                            感,同时在激烈的竞争下,企业竞相压低价格,目前
                  但充电桩数量的暴涨却并没有给参与其中的企                          充电服务费基本在0.5~0.8元/kWh之间,企业获利空间
              业带来多少利润,部分企业纷纷破产:有数据显示,                           极小。
              近年来倒闭的充电桩企业数量超过了行业峰值时的                                “早期新能源汽车数量有限,但充电桩市场参与者
              60%。                                              很多。参与者越多,充电桩的利用率就越低,服务费
                  “虽然一些集设计制造、销售、运营等多种业务于                        也会越低。”郑隽一坦言,“僧多粥少”的局面对运营商
              一体的企业情况相对较好,但一些单纯做大范围布局                           来说是一种考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会进一
              的大型充电桩运营商仍有较大亏损。”万帮数字能源股                          步“洗牌”。
              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郑隽一告诉记者。                                     在此背景下,“僵尸桩”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张
                  这一观点得到了张帆的认同。他告诉记者,随着                         帆表示,有些充电桩运营企业已经破产,导致之前建
              近两年充电桩产品技术进步、价格和成本的降低,以                           设的充电桩无人管理;而另外一些运转正常的充电桩
              及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充电桩运营企业已实现降本增                           企业,由于部分充电桩利用率较低,企业收益不佳,
              效,降低了盈亏风险,但盈利还有较大难度。“企业弥                          难以支撑运维服务,最终导致充电桩闲置。“‘僵尸’充
              补运营亏损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                           电桩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长期无人管理,却没有好
              包括产品制造销售增值服务等,但很难长期支撑行业                           的退出机制,导致其他运营能力更好的企业无法在同
              发展。”                                              一地块建设新的充电桩。”
                  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                         车桩比1:1仍是目标 健康发展尚需时日
              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9家,占总量的90.9%。但截至目                            尽管充电桩利用率低,充电桩运营企业盈利难,
              前宣称盈利的仅有特来电和星星充电,且均是“整体盈                          但在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充
              利”,而非仅靠充电运营。                                      电桩仍是被看好的“朝阳产业”。根据艾瑞咨询研究院
              公共桩利用率偏低 服务费提升空间有限                                的保守测算,以60kW直流桩和7kW交流桩为主,2025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企业面对充电桩产业如                         年我国公共充电桩市场投资建设规模将达187.6亿元。
              此大的“蛋糕”,却很难有“吃饱”的呢?                                   产业积淀十余年,百亿市场规模近在眼前,盈利
                  业内一致认为,利用率低是影响充电桩运营商                          难的“魔咒”能否被打破?
              收益的直接因素。据了解,目前充电桩主要分为私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
              桩、公共桩和专用桩。其中,公共桩的收入是充电桩                           示,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低有其合理性,私家车能在家
              运营企业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公共桩的盈利能力取决                           里充电肯定不会用公共充电桩。除了换电模式,也要


              26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