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0年21期(11月上半月橡胶)
P. 104
橡塑技术与装备(橡胶)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UBBER)
炼后,排放到双驱全自动开炼机上,压制成片后分流 份外观改良剂,并逐步的增加外观改良剂的份数(F-3,
给 4 组全自动混炼开炼机,胶料在每组混炼开炼机上 F-4,F-5),F-5 是增加 2 份外观改良剂。
实现自动混炼,全过程为补充混炼、冷却、收取 [1~6] 。 表 2 小配合试验配方主要项 份
1.5 性能测试 原材料 F-1 F-5 F-2 F-3 F-4
天然橡胶 50 50 50 50 50
各项性能按相应国家标准进行测试。 BR9000 50 50 50 50 50
N375 35 35 35 35 35
N550
2 结果与讨论 N660 20 20 20 20 20
外观改良剂 FC609 2 0.5 1 1.5
2.1 外观改良剂的化学分析结果(见表 1)。
表 1 外观改良剂的化学分析结果 2.2.1 小配合试验结果
外观改良剂 FC609
性能项目 从表 3 的小配合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与生产配方
企业内标准值 实测值 检验依据
外观 乳白色颗粒 乳白色颗粒 原材料验收标准 F-1 相比,试验配方 F-2 的混炼胶性能基本相近 ;同
熔点 /℃ 90.0-110.0 95.0 GB/T1 1409—2008 时,与生产配方 F-1 相比,混炼胶硫化特性 M H 、焦
加热减量 /% ≤ 3.00 0.27 GB/T1 1409—2008
灰分 烧时间、硫化胶硬度有部分降低,但是拉伸强度和断
(550±25 ℃)/% ≤ 8.5 7.18 GB/T1 1409—2008
裂伸长率数据最好 ;随着外观改良剂份数的增加,拉
2.2 小配合试验 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优异性逐渐消失。因此采取增
如表 2 所示,进行了两种方案的设计,一是原始 加 0.5 份外观改良剂的 F-2 配方进行大料试验。
配方(F-1)不添加外观改良剂,(F-2)是增加 0.5
表 3 小配合试验结果
检测项目 F-1 F-5 F-2 F-3 F-4
门尼焦烧时间 t 5 (130 ℃)/min 26.3 25.3 24.5 23.4 22.4
流变仪数据(150 ℃ ×30 min)
M L (dN . m) 1.8 1.9 1.8 1.9 1.9
M H (dN . m) 13.6 13.8 12.6 13.2 12.9
t 10 /min 6.9 6.7 6.7 6.4 6.1
T 50 /min 8.0 7.7 7.9 7.6 7.2
T 90 /min 11.4 11.0 11.3 10.9 10.4
硫化胶性能
老化条件 :100 ℃ ×72 h 老化前 老化后 老化前 老化后 老化前 老化后 老化前 老化后 老化前 老化后
硬度 A 型硬度 / 度 53 58 53 60 52 56 50 56 49 57
10% 定伸应力 /MPa 0.49 0.66 0.51 0.65 0.44 0.62 0.47 0.63 0.44 0.63
50% 定伸应力 /MPa 1.16 1.59 1.18 1.56 0.97 1.38 1.05 1.38 1.04 1.39
100% 定伸应力 /MPa 1.90 2.93 1.95 2.85 1.46 2.35 1.63 2.32 1.59 2.36
200% 定伸应力 /MPa 4.67 4.77 3.26 3.71 3.56
300% 定伸应力 /MPa 8.34 11.32 8.36 10.94 6.31 9.76 6.88 9.47 6.68 9.70
拉伸强度 /MPa 18.23 12.05 17.87 12.24 20.93 14.30 19.75 12.00 19.64 12.72
断裂伸长率 /% 573 318 573 334 685 413 630 362 624 376
永久变形 /% 10 4 10 4 12 7 12 6 10 6
撕裂强度 /kN . m -1 37 32 38 32 64 31 41 31 30 42
回弹 / % 62 62 58 58 55
密度 /mg . m -3 1.100 1.103 1.095 1.097 1.097
2.3 车间大料试验 化,成品检测后统一存放,存放 90 天后进行拍照对比,
根据小配合试验结果,采用试验配方 F-2 进行了 效果如图 1、图 2 所示。
车间大料试验,结果见表 4。 由图 1、图 2 可以看出,使用外观改良剂的配方
从表 4 可以看出,试验配方大料试验结果基本同 生产的成品轮胎在存放 3 个月后,外观色泽明显优于
小配合试验结果性能变化趋势相近,并没有引起胶料 原配方,能够更好的提升私家车主的购买欲望。
的性能的变化。
2.4 轮胎成品试验 3 结论
跟踪生产配方和试验配方胶料分别进行胎侧半部 本文通过成品轮胎实物对比发现 :外观改良剂能
件挤出,试制相同规格的胎胚,在同一硫化机进行硫 有效延缓迁移物的迁出,保持橡胶制品的初始外观,
·52· 第 46 卷 第 2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