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7年9期(5月橡胶)
P. 73

综述与专论                                                             于清溪·轮胎工业品牌强企之路 (三)


                                                表 4 我国奔向大强轮胎企业现状
                                                                       工厂数量            轮胎销售额 / 亿元
                         企业名称         世界排名    建厂时间     年产能力 / 万条
                                                                     国内     国外      2015    2014    2013
                      1. 中策橡胶(浙江)       10      1958    5 000+900     5    1(泰)     196     202     280
                   ※2. 三角集团(山东)         15      1976      2 500       4             146     175     168
                   ※3. 玲珑橡胶(山东)         20      1975    5 000+1200    3    1(泰)      86     102     117
                      4. 恒丰橡塑(山东)       21      1995      4 000       3              86      99      98
                      5. 兴源轮胎(山东)       25      1994      2 700       4              82      85      96
                                                2012
                      6. 赛轮金宇(山东)       23      /2002   3 000+800     3     1( 泰 )   80      88      42
                                                /1995
                   ※7. 双钱轮胎(上海)         27      1928      1 000       5     1( 泰 )   68      81     111
                   ※8. 风神轮胎(河南)         28      1965      1 000       4              62      81      87
                      9. 盛泰轮胎(山东)       30      1992      2 000       2              52      60      67
                   ※10. 双星轮胎(山东)        34      1921      1 700       4              47      50      54
                   ※11. 贵州轮胎(贵州)        35      1958       800        2              47      54      66
                      12. 永泰轮胎(山东)      32      1996      2 100       1              46
                      13. 宏盛轮胎(山东)              1994      3 000       2
                      14. 跃龙轮胎(山东)      38                1 000       1              43      23
                      15. 浦林成山(山东)      36      1976      1 200       1              42      51
                      16. 顺福昌轮胎(山东)                       2 000       2              41
                      17. 昊华轮胎(山东)              2011      1 200       2              40
                      18. 万达宝通(山东)      63      1988      1 800       2              35      38      48
                      19. 万力轮胎(广东)      42      1988      1 800       4              33      32      36
                   ※20. 通用科技(江苏)        37      2002       500        1              32      43      54
                    注 :* 为境内上市企业。

              建,产能 250 万条)联合,在青岛建设星恒轮胎。另                            广饶的盛泰轮胎、永泰轮胎、宏盛橡胶、永盛橡胶、
              外还在青岛异地新建工业 4.0 的智能化轮胎工厂,并                        恒丰橡胶、中一橡胶、奥戈瑞轮胎,东营的万达宝通,
              参与哈萨克新建轮胎企业。 2015 年轮胎销售额已达 7.4                    荣成的浦林成山,潍坊的跃龙轮胎、顺福昌轮胎、银
              亿美元以上。                                            宝轮胎、昊华轮胎,诸城的三工轮胎,枣庄的八亿轮
                  此外,后起之秀森麒麟轮胎因率先建成智能化轮                         胎(八一轮胎和丰源轮胎)等企业的年产能力现多已
              胎工厂,工业生产高性能(HP)、超高性能(VHP)轮胎,                      达 1  000 万条以上,并且已成综合性的集团,发展余
              研发航空轮胎,大量出口世界各地,而一举闻名国内                           地很大。另外还有江苏通用科技、陕西延长石油橡胶、
              外。轮胎销售额由 2012 年 1.9 亿美元、 2013 年的 2.86             宁夏大地集团的神州轮胎、四川的海大轮胎和辽宁的

              亿美元到 2015 年已达 3 亿美元,国内轮胎工厂能力已                     浪马轮胎、鞍山轮胎、大连轮胎等均为资产达几百亿
              增至 800 万条,2015 年又在泰国光威工业园建设 1 000                 元的多元化集团,实力强大,未来能量难以预测。它

              万条(4 亿美元)泰国轮胎工厂,增势甚猛。                             们唯一缺少的是自主创新和有价值的品牌。
                  万力轮胎除广州的原来 3 个基地(番禺、从化、                           现在,全国已具规模、有竞争力的轮胎企业仅子
              花都)之外,现正在安徽合肥新建第 4 个生产基地,                         午胎部分即已发展到 108 家。其中民营的占一半,达
              建成后年产能将达 2  000 万条。贵州轮胎现年产轮胎                      到 53 家,业已形成主体 ;国企为 22 家,占到 1/5。
              800 万条,在贵阳的第 2 个基地建成后产能也将倍增,                      外资有 33 家,占 30%,大多为三巨头、八大跨国和
              可从年 10 亿美元向 20 亿美元跃翻。兴源轮胎在广饶                      四家新兴企业集团系统的成员。它们正在中国轮胎市
              属下有兴源、兴达、广大和宏宇 4 大轮胎企业,总产                         场上,围绕品牌开展激烈搏斗。未来之市场,将是知
              能已超 2  700 万条以上 ;主要以全钢汽车轮胎和大型                     名价值品牌最终决定胜负的场地。若要打造强企,必
              工程轮胎为主,并已同日本横滨橡胶建立起合作关系。                          须先造出精品,创出知名品牌,屹立不倒的将是品牌
              处于东营的恒丰橡塑,资产已过 50 亿元,拥有年产                         最强大企业。
              全钢胎和半钢胎 4  000 万条的生产能力,占地 160 万                   3.2 国有民营同外资企业的品牌差距
                2
              m ,年轮胎销售额已近 90 亿元,2015 年以 13 亿美元                      目前,我国国有和民营轮胎企业同世界三巨头(包
              位居世界轮胎前 21 位,现又收购沃森轮胎(山东)增                        括八大跨国企业)相比,虽然近年进步很大,可谓扶摇
              强实力。                                              直上,但从细节来看,仍然差距很大。不论是在劳动生

                    年
              2017     第   43 卷                                                                      ·15·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