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7年9期(5月橡胶)
P. 100
橡塑技术与装备(橡胶)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ubber)
图 2 60º“r” 型
图 4 30º“r” 型
间 2# 辊筒受上下两方面的横压力,且受力方向不一样,
故只分析比较中间 2# 辊筒即可。
对 2# 辊筒受力情况进行分解并求合力,得出 2#
辊筒所受合力大小为 :
(1)倒 “L” 型 P 1 合 =1.414P 横 ;
(2)60°“r” 型: P 2 合 =P 横 ;
(3)45°“r” 型: P 3 合 =0.765P 横 ;
(4)45°“r” 型: P 4 合 =0.517P 横 。
由此可以看出倒 “L” 型 2# 辊筒受力最大,其次
是 60º“r” 型,再是 45º“r” 型,所受合力最小的是 30º
“r” 型。但 30º、 45º“r” 型辊缝盛胶区域比 60º“r” 型小。
图 3 45º“r” 型 综合考虑受力情况以及盛胶量的多少, 60º“r” 型是比
较理想的选择,故最终采用 60º“r” 型辊筒排布方式。
根据图 1~ 图 4 布置方式,对辊筒受力情况进行
分析比较。
假定胶料在上下 2 个辊缝之间对辊筒产生的横压 4 传动方案及布置形式
根据不同要求,三辊开炼机传动方案有多种布置
力相同,为 P 横 ,同时忽略辊筒自身重量对横压力的影
方式,简述如下 :
响。根据《橡胶工业手册第九分册》所推荐的开炼机
(1)3 台电机 +1 个三出轴减速机驱动 :即每根辊
横压力合力角 α(按 10°),对辊筒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筒分别由 1 台电机单独驱动 ;减速机为一体式,三根
受力情况及方向也示于图 1~ 图 4。
输出轴,辊筒与减速机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
通过以上各图受力情况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 :
优点 :每根辊筒单独驱动,采用变速电机可实现
1#、3# 辊筒都是单面受力,受力情况、大小相同。中
9
·34· 第 43 卷 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