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19-22
P. 20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表 4 某些热固性塑料制件壁厚的推荐值 mm
塑料制件材料 最小塑料件制作壁厚 小塑料件制件壁厚 中等塑料件制件壁厚 大塑料件制件壁厚
一般的及棉纤填料 1.25 1.6 3.2 4.8~25
聚酯塑料 玻纤填料 1.6 3.2 4.8 4.8~10
无件物填料 3.2 3.2 4.8 5.0~25
纤维素填料 0.9 1.6 2.5 3.2~4.8
氨基塑件 碎布填料 1.25 3.2 3.2 3.2~4.8
无机物填料 1.0 2.4 4.8 4.8~10
环氧塑料 玻纤填料 0.76 1.2 3.2 5.0~25
表 5 某些热塑性塑料制件的壁厚推荐值 mm
塑料制作材料 最小壁厚 小制件壁厚 中等制件壁厚 大制件壁厚
尼龙(PA) 0.45 0.76 1.5 2.4~3.2
聚乙烯(PE) 0.6 1.25 1.6 2.4~3.2
聚苯乙烯(PS) 0.75 1.25 1.6 3.2~5.4
改性聚苯乙烯 0.75 1.25 1.6 3.2~5.4
有机玻璃(372°) 0.8 1.50 2.2 4~6.5
硬聚氯乙烯(RPVC) 1.2 1.60 1.8 3.2~5.8
聚丙烯(PP) 0.85 1.45 1.75 2.4~3.2
氯化聚醚 0.9 1.35 1.8 2.5~3.4
聚碳酸酯(PC) 0.95 1.80 2.3 3~4.5
聚苯醚(PPO) 1.2 1.75 2.5 3.5~6.4
乙酸纤维素(CA) 0.7 1.25 1.9 3.2~4.8
也应有一定的脱模斜度。这样可防止塑件与模具成型 式中 :
表面的黏附以及塑件表面擦伤损坏、推裂翘曲等情况 D max —凹模型腔大端最大尺寸,mm ;
的产生,同时也排除和减少了制件脱模后因推出压力 D min —凹模型腔大端最小尺寸,mm ;
产生的变形。塑件脱模斜度如图 24 所示。 d' min —塑件最小直径,mm ;
d' max —塑件最大直径,mm ;
δ—塑模制造公差,mm ;
a min —凹模型腔允许最小的斜度,' ;
a max —凹模型腔允许最大的脱模斜度,' ;
a—选定的脱模斜度应小于塑件公差范围内允
许可取的斜度值,' ;
K p — 平均收缩率,% ;
h— 塑件高度,mm。
图 24 压制塑件的脱模斜度 b. 塑件为孔时的凸模脱模斜度值,可根据图 27
脱模斜度的表示方法有角度、斜度、锥度等。图 所示,按式(6) 进行计算
25 所示为用角度表示的脱模斜度与每侧尺寸的关系。 D′ min D′ max
( -δ )-d max -d min
2.2.2.1 脱模斜度的确定方法 tana min = 1-K p 2h ≤ tana ≤ tana max = 1-K p
2h
压制塑件时,脱模斜度的确定方法按精度等级可
式中 :
分如下几种情况 : d max —凸模小端最大尺寸,mm ;
(1)精密级精度塑件 当塑件为精密级精度时,由
d min —凸模小端最小尺寸,mm ;
于对塑件精度的要求较高,只能在其公差范围内取其
D′ max —塑件孔最大直径,mm ;
脱模斜度。
D′ min —塑件孔最小直径,mm ;
a. 塑件为轴时的凹模脱模斜度值,可根据图 26 所
a—选取的脱模斜度值,应小于公差范围内允
示,按式(5)进行计算 :
许可取的斜度值,' ;
d′ min d′ min a min —允许凸模最小脱模斜度值,′ ;
D max - ( +δ ) D max -
tana min = 1-K p ≤tana≤ tana max = 2h 1-K p a max —允许凸模最大脱模斜度值,′ ;
2h
·4· 第 45 卷 第 2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