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9年24期(12月下半月塑料)
P. 52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下降。因此,随着轻质碳酸钙的增加,拉伸强度呈现 晶温度相差不大。分析可能是 3 号的增塑剂含量较多,
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其中的芥酸酰胺含量也较多。芥酸酰胺与聚乙烯醇分
2
表 3 聚乙烯醇的冲击韧性 (J/cm ) 子链中的羟基反应,使得分子链中羟基数量减少,分
编号 1 2 3 4 5 平均值 子链间氢键数量减少,结晶度略有降低。
2 208.5 181.4 206.4 180.0 187.9 192.8
4 238.4 255.6 253.1 224.6 253.8 245.1
5 178.1 243.4 161.1 169.2 162.8 182.9
6 76.9 91.6 120.3 76.5 68.0 86.7
2.2 热失重分析
以聚乙烯醇各配方 5% 以及 50% 时的热分解温度
来研究其热稳定情况。由表 4 可知,比较 2、 3 号试样,
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其 5% 热分解温度降低。分
析可能是增塑剂中甘油的沸点较低,在升温过程中表
面的一部分甘油挥发,使得质量减小。增塑剂含量越
多,样品中甘油成分也越多,使得样品的 5% 热分解
温度降低。比较 2、4、5、6 号试样,随着轻质碳酸
钙含量的增加,5% 热分解温度先上升后下降。分析
可能是加入了轻质碳酸钙以后,样品中有一部分甘油
图 2 聚乙烯醇升温熔融曲线
被轻质碳酸钙粉末所吸收,使得表面的甘油成分减小,
5% 热分解温度略有提 高。但 当轻质碳酸钙过多时,
此时碳酸钙起 “ 蓬松剂 ” 的作用,使温度更快地传递
到样品中心,从而加速了样品的降解。分析比较各试
样的 50% 热分解温度,增塑剂的增加及轻质碳酸钙的
增加,都使得 50% 热分解温度的降低。分析可能是此
时增塑剂中的甘油基本都已挥发,因此增塑剂含量越
多,挥发的甘油也越多,分解温度越低。样品中的碳
酸钙起加快温度传递的作用,使得样品中心受热更快,
加速了样品的降解。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50% 热
分解温度变化不大。
表 4 聚乙烯醇的热分解温度
样品编号 5% 热分解温度 /℃ 50% 热分解温度 /℃
2 158.5 338.5
3 144 331 图 3 聚乙烯醇降温结晶曲线
4 161.5 311
5 187 309 2.4 微观形态观察
6 152.5 308
如图 4 所示,轻质碳酸钙均匀地分布在聚乙烯醇
2.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内部,起到增强的作用。而在图 5 中,体系局部出现
从图 2 可以看出,在 160~170 ℃之间有一个峰, 轻质碳酸钙的团聚现象,并且有些碳酸钙颗粒较大,
这是因为在这个温度下,部分聚乙烯醇开始脱水醚化。 这就容易在拉伸或者冲击过程中造成应力集中,使得
比较 2 号和 3 号样品的 DSC 升温曲线,增塑剂的增加 力学性能下降。
使得脱水醚化的温度略有提高,而 2、4、5、6 号试
样之间的变化不大,分析可能是增塑剂中的芥酸酰胺 3 结论
会与聚乙烯醇分子链上的羟基反应,减少羟基的数量,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下面几个结论。
随着增塑剂的增加,脱水醚化温度逐渐提高。而从图 (1)在合适的配方和工艺条件下,聚乙烯醇可以
3 可以看出,3 号样品的结晶温度较高,其他各组分结 进行熔融加工,并通过注塑成型得到性能较为优异的
·36· 第 45 卷 第 2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