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9年24期(12月下半月塑料)
P. 51
工艺与设备 刘玲 等·聚乙烯醇的熔融加工工艺与性能研究
1.4 试样制备 2 结果与讨论
按照上述配方分别称取原料,并用高混机混合。 2.1 力学性能分析
在混合过程中,先放入聚乙烯醇、丙三醇、芥酸酰胺, 如图 1 及表 2 所示,随着增塑剂用量的增加,2、
高速混合 5 min ;然后在加入硬脂酸锌、硬脂酸钙、 3 号样条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下降,但断裂拉
轻质碳酸钙,高速混合 3 min,使得原料充分的分散。 伸应变有所增加。分析可能是增塑剂在分子链间起到
将混合好的聚乙烯醇粉末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进行 一个 “ 润滑剂 ” 的作用,使得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下降,
挤出造粒。挤出机的各段温度分别为 : 70℃,150℃, 故而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
量均有下降。而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2、4、5、6
180℃,190℃,190℃,190℃,190℃,190℃,190℃;
号样条的拉伸强度先上升后下降,拉伸弹性模量逐渐
螺杆转速为 120 r/min ;主喂料速度为 4 r/min。由于
上升,断裂拉伸应变逐渐下降。分析可能是适量的轻
聚乙烯醇材料含有较多的羟基,极易吸附水,使得材
质碳酸钙可以引发银纹和剪切带,增加聚合物的结晶
料表面湿滑,不利于切粒。因此,在双螺杆挤出造粒实
度,从而使得拉伸强度较之不加轻质碳酸钙略有上升,
验中采取空冷的方式。空冷过后,切粒机以 120 r/min
但是随着轻质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轻质碳酸钙在机体
的速度进行造粒,得到相应的复合材料颗粒。将粒料
内部发生团聚,在拉伸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点,使得
放入注塑机注塑成型,注塑机的各段温度为 : 70℃,
样条的拉伸性能下降。因此,随着轻质碳酸钙的增加,
180℃,180℃,喷嘴温度为 180℃,样条冷却时间为
拉伸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30 s。
1.5 性能测试
(1)力学性能的测试 :拉伸测试按 GB/T 1040.2
—2006 测试,拉伸速率为 50 mm/min。悬臂梁缺口冲
击强度按 GB/T 1843—2008 进行测试,用缺口制样机
在中心处制出 2 mm 深的缺口,每个组分别制五根样
条,测试后取平均值。
(2)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称取 3~5 mg 样品,
实验在 50 mL/min 的 N 2 保护下进行,初始温度设置
为 30℃,升温速率为 10℃ /min,上限温度为 250℃,
消除热历史 ;然后在以 10℃ /min 的速度降温到 30℃,
再以 10℃ /min 的速度从 30℃升温到 250℃,得到样
图 1 改性聚乙烯醇的应力 - 应变曲线
品的 DSC 升温曲线,再从以 20℃ /min 的降温速率降
至测 30℃,测定样品的的 DSC 降温曲线。 表 2 改性聚乙烯醇的拉伸性能
编号 拉伸强度 /MPa 拉伸弹性模量 /MPa 断裂拉伸应变 /%
(3)热重分析(TGA):称取 3~5 mg 样品,放入
2 33.80 123.38 216.63
清洗干净的铝坩埚里,实验在 60 mL/min 的 N 2 保护下 3 24.46 56.83 297.64
4 35.86 116.42 184.49
进行,温度范围为 30~650℃,升温速率为 10℃ /min, 5 38.73 189.79 197.55
测得热失重曲线。 6 19.42 254.27 69.84
(4)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将冲击样条 由表 3 可知,随着轻质碳酸钙的增加,聚乙烯醇
制成长 2 cm,宽 1 cm,厚 0.4 cm 的长条,在中点处 样条的冲击韧性先增加后减小,其中 4 号样条的冲击
绕长条一周划出划痕,然后在液氮中浸泡 3~5 min, 韧性最好,6 号的冲击韧性急剧下降。分析可能是适
然后用钳子将样条从划痕处掰断,保持断面的整洁, 量的轻质碳酸钙可以增加聚合物的结晶度,从而使得
用导电胶固定好后,再用小型离子溅射仪喷涂一层金 冲击韧性较之不加轻质碳酸钙略有上升,但随着轻质
属,再用导电胶固定,最后放入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 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轻质碳酸钙在机体内部发生团聚,
察断面形貌。 在冲击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点,使得样条的拉伸性能
年
2019 第 45 卷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