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2018-12
P. 24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文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得了棒状的聚苯胺,将所制得的 (3)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过硫酸铵溶解于 10 mL
产品与石墨烯进行复合得到了聚苯胺 / 石墨烯复合材 的盐酸溶液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配成氧化剂 ;
料,研究了棒状聚苯胺的结构形貌以及其复合材料导 (4)在苯胺单体中加入配制好的氧化剂,将氧化
电性能。 剂缓慢倒入有机相中,使之静止分层,一滴滴加入,
形成俩相界面,反映在俩相界面处进行,随着反应的
1 实验部分 进行,体系逐渐变成墨绿色,在 0℃环境下使之反应
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4 h ;
实验中主要原料和试剂见表 1。 (5)将反应后的体系中倒入过量丙酮,搅拌 10
表 1 实验所用原料和试剂 min 后过滤,用丙酮破乳,后来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
试剂名称 级别 生产厂家 水各洗 3 次,至没有泡沫的时候即可 ;
苯胺 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四氯化碳 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6)放在烘箱里使其烘干。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分析纯 西陇化工有限公司 1.4.2 聚苯胺 / 氧化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十二烷基硫酸钠 分析纯 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
过硫酸钠 分析纯 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 (1)量取 10 mL 用水分散的的氧化石墨烯,并将
丙酮 分析纯 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 其超声 1 h,使其分散完全 ;
1.2 实验仪器 (2)称量 0.003 3 g 制备好的聚苯胺,加入超声
实验中主要实验仪器见表 2。 分散后的氧化石墨烯中,并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12 h,使其充分反应 ;
表 2 实验所用仪器
仪器名称 型号 生产厂家 (3)将反应 12 h 后的产品在离心机上离心,并用
高速离心机 BZF-30 江苏金坛市荣集机械厂 去离子水洗涤 3 次,得到固体物质,将得到的固体物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DF-101S 宁波海曙恒隆实验器材
红外光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TGL-20B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质放在烘箱内烘干,以便于测量其性能。
热失重高温差联用仪 SDT2960 美国 TA 公司 1.5 测试与表征
X 射线衍射仪 XRD-6000 美国 TA 公司
扫描电子显微镜 S-3000N 日本岛津 为了考察我们所制得的聚苯胺和聚苯胺 / 石墨烯
电性能测试仪 KU-2013 日本日立公司
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我们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
1.3 实验原理 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X 射线衍射分析仪,扫描电
将氧化剂加入苯胺溶液体系中,苯胺发生氧化反 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对聚苯胺和聚苯胺 / 氧化石墨
应,生成聚苯胺。具体的反应式为 : 烯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样品的电性能进行了考
2 nC 6 H 5 − NH 3 + + 5.2 n[ O] → 5.2 nH 2 O + nH + + C[ 6 H 4 − NH + −C 察。 4 − NH] − n
H
6
2 nC 6 H 5 − NH 3 + + 5.2 n[ O] → 5.2 nH 2 O + nH + + C[ 6 H 4 − NH + −C 6 H 4 − NH] − n 1.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反应首先生成二聚体,然后二聚体生成三聚体,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聚苯胺和聚苯胺 / 石
四聚体 …… 直至生成高聚物。反应时会生成活性阳离 墨烯的复合物进行测试分析。紫外对物质的检测是通
子自由基。在俩个互不相容的溶剂的界面处氧化剂与 过物质内部的电子发生跃迁所形成的吸收光谱,通过
苯胺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在反应的同时,界面处的单 物质的这种吸收光谱来分析物质的内部结构的方法。
体浓度降低,有机相中的单体向界面处扩散,使反应 其中的电子跃迁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 - , n- , n-π ,
*
*
*
一直进行下去,生的的一系列多聚体具有亲水性,一 π-π 。其中 n-π ,π-π 是分析有机物的结构最常用
*
*
*
直向水扩散,使反应持续进行。 的光谱图。聚苯胺及聚苯胺的复合材料的波长测量
1.4 实验步骤 范围设置为 200~1 000 nm 之间,吸光度范围设定为
1.4.1 聚苯胺的制备 0~1.4 之间,研究样品的结构关系。
(1)量取四氯化碳 10 mL,盐酸 10 mL 在冰水中 1.5.2 傅里叶红外光谱
冷却 ; 采用红外光谱仪对聚苯胺和聚苯胺 / 石墨烯复合
-1
(2)称量 0.144 5 g 苯胺单体加入 10 mL 四氯化 材料进行测试分析,测试波数范围为 200~4 000 cm ,
碳中,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约 30 min,使其完全溶 分析样品的官能团交换。
解; 各种物质的分子都有其特定频率的振动,若我们
·8· 第 44 卷 第 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