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2019年3期
P. 37

Surveys and Forum  综述与专论


                                                坏性,对减少交通事故、提高经济                  REACH 环保标准的原材料;生产过
                                                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程实现低能耗、低噪音、低粉尘、
                                                    传统轮胎制造中主要填料为                 低烟气;产品具有节油、安全、高磨
                                                炭黑(原料主要来自石油)。米其                  耗、可翻新特性,符合绿色轮胎标
                                                林早在1992年就推出了称之为“绿                签认证规定的滚动阻力、湿路面抓
                                                胎”(Green Tire)的第一代环保节            着性、滚动噪声要求。
                                                能轮胎,该类轮胎的胎面填料是用                      目前,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
                                                白炭黑(原料主要来自砂石)来替                  已纷纷制定一些法规,对轮胎的滚
                                                代的,轮胎滚动阻力可以大大降低                  动阻力、湿地附着性能提出限值要
                                                而无损耐磨性能。因此,真正意义                  求,并指出轮胎的燃油效率等级、
                                                上的“绿色轮胎”制造,其实并非一                 滚动噪声等级,以这些标准促进轮
                                                个泛化的“绿色”概念,而是指首先                 胎的技术进步,进一步降低汽车的
                                                在新材料上实现突破,以新型填料                  燃料消耗和废气排放。我国相关的
                                                白炭黑替代炭黑作主要填料,从材                  轮胎生产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
                                                料的使用上就具备节能、环保、安                  调整产品结构,在研发环保或低污
                                                全特点,其次是在生产工艺上进行                  染的绿色轮胎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创新,生产全过程践行绿色制造理                  以适应汽车工业等领域对低碳化的
                                                念,实现低能耗、低噪音、低粉                   要求,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尘、低烟气。再次是优化设计轮胎                      绿色轮胎标准包括4个层面:一
                                                结构,使绿色轮胎比普通轮胎产品                  是轮胎的滚动阻力、湿滑和噪声指
                                                重量明显减轻。以载重胎为例,绿                  标,这方面可借鉴欧盟轮胎标签
                                                色轮胎比普通轮胎重量平均减少                   法,以标准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
                                                3.5kg。以生产100万条轮胎计算,              推广起来比较容易;二是绿色轮胎
                                                可节省橡胶及各种填料助剂等原材                  制造的原材料,类似欧盟REACH法
                                                料3500t,按原材料2.5万元/t平均价            规,目前国内大部分橡胶助剂均能
                                                格计算,可节省8750万元。                   达到制造绿色轮胎的要求,但溶聚
                                                    绿胎之“绿”,还进一步体现为               丁苯橡胶难度较大;三是绿色制造的
                                                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绿色、低碳。因                  过程,国内已经制定了轮胎能耗标
                                                其滚动阻力较低,能在确保安全性                  准,国家应设立这个门槛;四是轮
                                                的同时节省油耗、减少二氧化碳排                  胎翻新。与传统轮胎比,凸现了环
                                                放。据测算,每降低子午胎滚动阻                  保、节能、新工艺、新材料等多方
                                                力20%~30%,节油可达4%~6%,每             面的优势。概括来说,绿色轮胎具
                                                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00g。                有低滚动阻力、低燃油消耗、出色
                                                如果全国现有1.37亿辆车全部使用                的操纵稳定性、更短的制动距离、
                                                低滚动阻力绿色环保轮胎,每年可                  更好的耐磨性、可多次翻新循环使
                                                降低油耗56亿L以上,减少二氧化碳                用等特性。与传统轮胎相比,绿色
                                                排放300万t以上。全世界范围内则                轮胎更能凸显出环保、节能、安
                                                每年可节省200亿L汽油,减少二氧                全、新工艺、新材料等各个方面的
                                                化碳排放5000万t。                      优势。具有节能低碳的绿色轮胎将
                                                    绿色轮胎制造符合以下整体要                成为未来轮胎的发展趋势。以安全
                                                求:使用环保、无毒无害符合欧盟                  高效、节能环保为主要特点的绿色



                          China Rubber/Plastic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9.03  9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