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2019-11
P. 73

原材料与配方                                            张小红·制备树脂基 RF/RDX 含能材料的溶剂选择研究


                律性的关系。对溶剂黏度的研究能较好的体现这种影响                          体本性、实验环境因素也都可能会对最终溶剂的润湿效
                因素的作用,溶剂黏度对润湿过程的影响由下式表示 :                         果产生影响。

                            dcosθ  =  γ s  (cosθ − cosθ  )        2.6 纳米 RF/RDX 复合物形貌
                              dt   η s L  ∞     t                     使用 S-470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在不同放大倍数
                    式中 : γ s — 固体材料表面能 ; L— 溶质对凝胶的                下对 RF 气凝胶扫描拍照如图 3 所示。参照该型扫描电
                动力学长度特性值 ; η s — 溶剂的黏度 ; θ ∞ — 无限长时               子显微镜的操作说明,左侧照片下部 12.4 mm×20.0 k
                间的接触角 ; θ t —t 时刻的接触角。dcosθ/dt— 接触角               表示视野宽度为 12.4 mm,电镜放大倍数为 20 000 倍,
                余弦对时间 t 的变化率。                                     右下角有一带刻度的标尺,写有 2.00  µm,表示标尺
                    从液体刚开始接触固体表面起,到固 - 液体系达                       所代表的 10 个小格长度为 2.00  µm,以此作为估算照
                到动力学平衡液体不再流散这一过程,接触角 θ 从初始                        片中某段距离的依据。从图片信息可见,右侧图片放
                状态的 θ 0 逐渐变化发展到实验条件下的平衡接触角。                       大倍数为 50  000 倍。根据放大倍数的定义放大倍数 =
                    可见,当黏度很小时,dcosθ/dt 很大,说明接触                    图像距离 / 真实距离,选取照片中表示孔结构的某段
                角余弦值随时间变化迅速,溶剂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                           距离,对比下方标尺可得知图像距离,用图像距离除
                全润湿炸药表面,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溶剂黏度太大,                          以相应的放大倍数,即可测算出所取图像里材料的尺
                再加上固体表面的缺陷和势垒作用,影响到液体在固                           度。按照测算方法,左侧图片中标尺的一格应该代表
                体表面散开,cosθ 随时间变化缓慢,在完全润湿之前                        的实际距离为 : 2  µm/20  000=  0.000  1  µm  =0.1  nm。
                溶剂失去流动性则会出现动力学不完全润湿现象,造                           图中可以看到孔隙率较高,凝胶孔径在几纳米到十几
                成润湿的不完全或是不润湿。所以,在选择溶剂时,在                          纳米范围内,三维网络凝胶骨架结构明显。
                得到接触角数据后,还应该再继续测量各溶剂的黏度
                值,用以说明各种溶剂在固体表面的流散性的好坏。在
                实验条件下测定的 20℃各种溶剂的黏度值如表 6 所示。
                          表 6 20℃时各种溶剂的黏度值
                   溶剂     甲醇   三氯乙烯    乙腈    N,N- 二甲基甲酰胺
                          0.595  0.58  0.375       0.802
                 黏度值 /C P
                                                                      图 3 不同放大倍数下 RF 气凝胶的电镜扫描图
                    从表 6 的数据可以看出,四种溶剂的黏度大小顺
                序为:乙腈 < 三氯乙烯 < 甲醇 <N,N- 二甲基甲酰胺。                       电镜扫描结果照片中,颜色较暗部分是凝胶的孔
                乙腈的黏度最小在固体表面散开最快,但是因为它在                           结构,灰白色部分是凝胶的三维网络的固体结构,对
                RF 表面的接触角高于三氯乙烯和 N,N- 二甲基甲酰                       复合物的扫描结果中灰白色是 RDX 在 RF 孔表面结晶
                胺的接触角,浸润功较小不应作为最佳的溶剂。对于                           形成的固体结构,从图 3 可以看出 RDX 结晶较为均
                三氯乙烯,其黏度为 0.58,在三种备选溶剂中处于适                        匀光滑,没有明显的缺陷。扫描电镜的放大倍数定义
                中的程度,另外从它在 RF 表面的接触角来看,是三                         为 :放大倍数 = 图像距离 / 真实距离。通过对制备的
                种溶剂中最小的,浸润功较大,润湿效果最好。虽然                           RF/RDX 复合物进行电镜扫描测试结果如图 4 所示,
                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接触角不是很大,可以较好的                         可知放大倍数为 45  000 倍,照片中标尺的一格代表真
                润湿,但是其黏度值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溶剂,综合来                           实距离为 0.1  µm/45  000=0.002×103  µm=0.002  nm,
                看 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润湿效果只能是适中。从                         选用 DMF 为溶剂制备的 RF/RDX 复合物可看见明显
                实验数据定性分析,三种溶剂中三氯乙烯的润湿效果                           网络结构,RF 凝胶孔被 RDX 晶体填充程度较好。
                应该是最佳的,三种溶剂的效果好坏顺序为三氯乙烯
                优于 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甲酰胺优                       3 结论
                于乙腈。另一方面,三种溶剂的润湿效果对比只是相                              (1)使用超临界干燥得到的 RF 气凝胶孔结构较
                对的,从文献资料中看,这三种溶剂在纳米 RDX 的                         均匀,孔隙率较高,孔径在 100  nm 以下,达到了纳
                相关研究中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中仅仅对接触                           米级,制备得到的 RF/RDX 复合物 RDX 填充较满,
                角和黏度两个方面进行讨论,难免存在偏颇,固体或液                          粒度较均匀,按照前述讨论,选用的 DMF 是制备 RF/


                2019     第   45 卷                                                                      ·27·
                      年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