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2018-1
P. 110

橡塑技术与装备(橡胶)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ubber)


           如青岛市加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作为创新示                           后,被动房的技术领域内还存在空白 ;未严格以室内
           范的重点,中国首座被动房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率先落                           环境和能耗作为采用技术与产品时的双控指标。
           地青岛 ;江苏南通三建建成的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                             (4)被动式建筑的外窗、保温材料及配件、防水
           产业园是全国第一家被动式建筑产业园 ;河南成立被                          材料性能存在质次现象,施工质量及被动房的运营管
           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业委员会等。                                   理水平有待提高。
               河北省在推动被动房建筑发展中走在前列,建成                            (5)缺乏完善的与被动房发展相匹配的激励机制。
           “ 在水一方 ” 和 “ 团林实验中学 ” 等一批有影响的项                    2.5 被动房的经济性
           目,并发布了国内第一部有关被动房的标准 ——《被                              被动房的建造费用较传统建筑要高出 5%~15%,
           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177-                     初始的投入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2015。                                                (1)需要在建造初始过程中需要进行周密完善的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国内的发展得到国家的大                         细节设计以保证被动房的隔热和蓄能性能。
           力支持。2017 年初,国务院印发的《“ 十三五 ” 节能                        (2)被动房需要采用高性能的建筑构部件,其耗
           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要求 :积极发展被动式超低                          费主要集中在对隔热材料、热能回收空气技术、高效
           能耗绿色建筑,开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试点,                           能特质玻璃及各细节处密封性等方面。
           到 2020 年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提                           (3)被动房的建筑成本根据用材的不同,幅度变
                                                                                     2
           高到 50%,将建成 5  000 个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                    化较大(1 000~8 000 元 /m )。
                           2
           筑面积超过 1 亿 m ,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推广被动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经济性体现在具有长期运
           式超低能耗建筑被看成是实施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行低成本的优势上。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由于被动
           的重大举措,将缓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和温室                           式超低能耗建筑极低的运营及维护费用,使后期运营
           气体减排压力。2017 年 4 月,住建部发布《建筑业发                      维护费用有较大的降低,具有长期成本优势。在看待
           展 “ 十三五 ” 规划》,要求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                       被动式建筑的经济性时,还应看到被动式建筑在节能
           范。                                                减排中的实际效益。
                                                                                                    2
               从发展来看,近零能耗建筑在欧美国家不仅成为                             以 “ 在水一方 ” 为例,被动房按 100  m 户型计
           建筑节能发展的主流趋势,在中国的应用也已提上日                           算, 较按普通 65% 节能标准住宅在工程上每平方米
           程。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程实践证明,被动式建                           需 多投 入 600 元 左右。 据 测算, 与 65% 节 能标 准 相
           筑对缓解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作用显著,被动房节能技                           比 较,“ 在水一方 ”C 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节能率达
                                                                                                   2
           术是最合理而且效果最明显,建筑节能将迈入超低能                           92%。被动式低能耗建筑面积为 80  344  m ,每年可
           耗时代。                                              以节约标煤 998  t, 减 少 CO 2 排 放 2  595  t, 节 约 采
           2.4 发展被动房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暖费 198 万元。
               被动式建筑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以珠海兴业太阳城研发楼项目为例,相比传统同
           大多数被动式建筑项目带有示范性质,并得到国外被                           体量建筑,其成本仅高出 10%,由于运营成本低,算
           动式建筑专家的指导或技术支持。在推广被动房应用                           上每年节省的电费,在几年内就可收回多付出的成本。
           技术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滞后的因素,甚至受到制约。                               据 2016 年世界第 20 届被动房大会提供的案例表
               主要制约因素有 :                                     明,长期低成本运行的被动房如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
              (1)国内尚未拥有自主的被动房设计技术与标准                         一次性投资可以有效的降低,显示较好的总体经济效
           体系,在引用外国被动房设计技术与标准时,在认识                           益。例如,奥地利装配式被动房与普通房的初次投资
           上和实践中均存在一定的误差。                                    相比较,大约降低 10%。
              (2)在被动房设计理念上,中西方国家因文化和                         2.6 被动房应用于橡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
           生活上的较大差异而有所不同,中国还缺少应用于各                               在橡胶工程项目中,建筑节能受到极大的重视与
           种类型的被动房的相关设计经验与实践经验。                              关注。由于橡胶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涉
              (3)被动房的节能技术、理论和能耗水平相对滞                         及工业厂房被动式建筑的案例极少,缺少工业厂房被


                                                                                                        1
           ·60·                                                                              第 44 卷  第 期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