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2018-1
P. 108
橡塑技术与装备(橡胶)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ubber)
佳的建筑围护体系和室内环境,极大限度地提高建筑 “ 热桥效应 ” 是热传导物理效应,是建筑围护结
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能耗降低到最小化,从 构中的一些部位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形成热流相对密
而使建筑物对供暖和制冷的需求降到最低。 集、内表面温差较低的区域(部位相连处、相汇处、
(2)相对于使用电、油、气、煤等资源的主动式 边缘处、角部处)由于热量溢出而损失陡增,成为热
供暖和制冷技术的建筑,被动房主要依靠不消耗能源 损失较多的部位 ——“ 热桥 ”。要使热桥效应最小化,
的被动式供暖和制冷技术便可使室内的四季温度平稳 必须加强关键节点的设计与施工,具体措施为 :必须
地保持在 18~26℃,始终保持高保温性、高气密性、 使建筑物外围护包裹在保温层内 ;避免构件穿透保温
高隔音性和高舒适度。 隔热平面和外突 ;阳台宜采用预安装等。
(3)被动房内设置的热回收、供热、制冷等多种 (4)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
功能的高效热回收通风设施,具有自动开启、停机和 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可引进新风和进行热回收。
自动补充热量或降温的功能,显著降低能耗需求。 采用高效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
1.2 设计思路 源和室内生活热量,实现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
(1)设计和建造被动房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减 (5)低热负荷供暖方式
少建筑的热量损失,从耗能的广义上可以理解为达到 通过多种绿色技术手段(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 近零能耗 ”。 气密性、机械送新风并进行热回收及再生能源等)最
(2)结合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建筑类型、不同特 大化实现室内舒适的环境,极大降低对一次能源的消
殊要求、不同制约条件及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灵 耗,最大限度降低对主动供暖系统的依赖。
活运用被动房的设计原理,体现 “ 被动优先 ”、“ 主动 (6)充分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优化 ” 的设计理念。 被动房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地源系统热泵供暖
(3)针对被动房围护结构的保温、气密性和新风 制冷系统(利用地层表明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进
三个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的方法。 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以及光伏发电系统和太
1.3 关键技术 阳能热水系统(系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如
被动房设计需要适应所在地域的气候特征和自然 图 2、3 所示。
条件,采用高品质保温隔热性能及气密性能的围护结
构,采用高效的新风和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
建筑供暖制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极少
的能源消耗提供高舒适度的室内环境。
(1)加强建筑围护体系的保温性能
采用超厚外保温材料的外墙,室内墙体采用高蓄
热重质材料,用以抵御冬季室外低温与夏季太阳辐射
及室外高温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极大限度地提高保温
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热传导损失最小化。高效的外
保温系统是隔热设计的核心。
图 2 太阳能利用及室内空气流通示意图
(2)提高建筑的气密性能
提高采用密封结构建筑的气密性能,可以减少由
渗风带入的冷、热量,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降低建
筑总能耗。被动房的高气密性,既可减少空气渗透所
导致的冷热负荷损失,也可有效发挥其通风功能。外
窗洞口、空调支架与栏板、穿墙预埋件、屋顶连接处、
建筑物阴阳角、包角等部位应采用相应的密封材料和
配件隔绝传热,确保高气密性能。
(3)无热桥设计和构造 图 3 地下热能利用示意图
1
·58· 第 44 卷 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