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2年9期
P. 72

橡塑技术与装备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实验结果表明金属 / 聚合物界面的黏接强度随着粗糙                         2.5 磷化处理工艺
             度 Ra 的增大而增大至最大值随后不断减小。当金属                             金属表面采取磷化处理能在其表面产生许多微型
             表面具有一定表面粗糙度时,胶黏剂更容易附着在金                           缝隙和小孔,有利于提升金属黏结表面积和胶黏剂的
             属表面的凹坑内部,固化后大大提升了黏接物之间的                           浸润性,从而提高金属与高分子材料的黏结强度。
             摩擦力从而提升黏接强度 ;当金属表面粗糙度 Ra 超                            金属表面磷化处理后的黏结强度主要受磷化液浓
             过阈值时,在打磨形成的凹坑处易形成应力集中且残                           度、磷化时间以及磷化温度三个要素影响。黄良平等                     [5]
             留杂质,从而降低表面黏接强度。                                   通过以磷化浓度、磷化时间和磷化温度为变量进行试
             2.2 酸洗处理工艺                                        验,测量了经过处理后的金属橡胶硫化产品的黏结强
                 酸洗处理工艺是利用酸洗溶剂的腐蚀作用,通常                         度,由试验结果可知 :
             使用盐酸、硫酸、磷酸、硝酸和氢氟酸等酸洗溶剂。                              (1)磷化浓度不是越高越好,磷化浓度太高会使
             金属表面在经砂纸打磨过后再进行酸洗处理,可以有                           得金属试样表面磷化结晶速率加快,造成晶体分布不
             效去除金属表面氧化层和污物,使金属表面处于洁净                           均的现象,结晶部分过快,整体形成磷化缺陷,同时
             的状态,便于胶黏剂的浸润,同时金属表面经酸洗处                           磷化速度过快,导致磷化膜把磷化过程中生成的沉积
             理后产生许多小孔,有利于胶黏剂和金属表面黏结强                           物包裹住,形成内部松散的结构,进而降低黏结强度;
             度的提高,另外酸洗处理还能使金属表面活性提升,                              (2)随着磷化时间增加,金属橡胶硫化产品黏结
             促进胶黏剂的黏结。张璞等            [10]  利用拉伸剪切实验研究          强度先提高再降低。其原因是随着时间拉长,金属表
             了酸洗对比砂纸打磨的黏结强度影响变化,结果表明,                          面磷化膜由逐渐完善,再到磷化膜厚度过厚,使得黏
             金属表面砂纸打磨后再经过酸洗处理会减小表面粗糙                           结强度主要体现在磷化层与橡胶的黏接,由于磷化层
             度,但是能够提升黏结强度。                                     的断裂导致黏结强度降低 ;
             2.3 喷砂处理工艺                                           (3)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导致黏结强度降低。因为
                 喷砂是利用压缩空气形成高速喷射流把喷料高速                         处于低温状态时磷化程度低磷化膜不完善,高温状态
             吹出去对零件表面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往往用于形                           时磷化膜过于松散。
             状复杂的工件。经过喷砂处理,能提高金属表面粗糙                               从理论上来讲磷化处理后金属的黏结强度要高于
             度,在金属表面形成不规则的小凹坑,同时能起到除                           砂纸打磨和喷砂抛丸,但实际上磷化浓度、磷化时间
             锈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各向异性。                                  及磷化温度都会对磷化之后的黏结强度产生影响。
                 在喷砂过程中金属表面在高速砂粒的冲击下,基                         2.6 硅烷化处理工艺
             体表面发生很强的塑性变形,晶体晶格同时发生滑移、                              硅烷偶联剂的水解与缩聚、溶液稳定性及其耐蚀
             畸变以及间距的变化,导致晶粒内位错密度增加,这                           性能检测、结构表征现阶段已得到初步研究                   [13~16] 。以
             都大大有利与涂层在金属表面的附着               [11] 。             硅烷偶联剂为主的金属表面防锈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4 抛丸处理工艺                                        [17] :工艺过程简单、无毒性、无污染、适用广泛、成本低。
                 抛丸的原理是通过电机使叶轮体旋转,在高速旋                         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会在胶黏表面形成结合力极高的
             转的离心作用下将钢丸抛到材料表面。抛丸通常用于                           化学键,其硅烷偶联剂同时和有机物以及无机物都处
             形状规则的物体,效率高。抛丸处理后可以在零件表                           于紧密连接的状态。既有亲无机物基团,与金属和填
             面形成残余应力,提升零件疲劳性能,提高疲劳寿命;                          料作用 ;又含亲有机物基团,从而与有机物发生反应
             提高表面粗糙度 ;使表面显微结构发生改性。                             [18~19] 。
                 抛丸时间、钢丸粒径是影响金属与胶黏剂黏结性                             王雪明等     [20]  利用 KH-560 硅烷膜在不同溶剂中
             能的重要条件。谢彦飞等           [12]  通过对金属骨架进行不同           水解的硅烷溶液,在金属基体上加热固化形成硅烷膜,
             抛丸时间和不同抛丸粒径的抛丸处理,并对黏结后球                           研究了水解溶剂、水解时间、溶液浓度、固化温度对
             铰产品进行破坏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随抛丸时间增                           硅烷膜与基体黏结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从水
             加和抛丸粒径增大黏结性能先提升后降低。对于具体                           解时间 - 黏结强度曲线可以看出,采用水 + 甲醇混合
             产品的抛丸粒径和抛丸时间还需要通过试验进行选择。                          溶剂时硅烷膜黏结强度最好,且其黏结强度随着时间
                                                               增加先提升后下降 ;从老化温度 - 黏结强度曲线可以

                                                                                                         9
             ·22·                                                                              第 48 卷  第 期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