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2年7期
P. 66

橡塑技术与装备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如图 1,胎胚输送机械手主要用于从输送线取胎                        超负荷运转状态。
             位抓取胎胚,经空中轨道输送,能够将胎胚送到当前                              (2)行走轮及导向轮等采用铁芯聚氨酯包胶,因
             生产线 15 台硫化机中任意一台硫化机存胎位上,由于                        硫化车间温度高于室温,特别是夏季高温天气,摩擦
             硫化机是双模硫化机,因此胎胚输送机械手采用双工                           热量难以及时散去,24  h 不间断运行导致整个行走导
             位设置,每次抓取两个胎坯提高了胎胚输送效率。胎                           向轮易老化和磨损。
             胚输送机械手含有 4 个自由度,分别是水平行走 X 轴、                         (3)因机械手过重出现同步带故障频繁,导轮安
             垂直升降 Y 轴、前后伸缩 Z 轴、扩张收缩 T 轴,其中                     装板出现焊缝爆裂后变形,加剧轮子损坏及存在严重
             轨道利用车间现有建筑立柱作为主要支撑,通过 X 轴                         的安全隐患。
             减速电机带走主动轮水平行走跨距移动,利用 Y 轴伺                            (4)行走导向轮是 5 "的铁芯聚氨酯轮子,质量
             服电机带动同步带实现上下升降,Z 轴伺服电机实现                          上佳的包胶工艺的轮子在 2  m/s 的速度下承重约 500
             从取胎位到存胎位的水平移动,T 轴负责扩张和收缩                          kg,很难达到设计时承重 650 kg 的要求,涉及包胶工
             完成胎胚的抓放动作。                                        艺稳定性及备件成本问题,也是故障频繁发生的一个
                                                               原因。
                                                                   由于胎胚输送机械手从动轮频繁故障,带来了一
                                                               下不利影响 :
                                                                  (1)更换导轮高空作业风险及夏季高温作业风险
                                                               增加。
                                                                  (2)因机械手重量过大,导轮频繁损坏增加备件
                                                               费用(约 180 个 / 年),约 3 万元 / 年(含轴承等配件
                                                               费用);升降同步带及滑块等损坏增加备件费用约 4 万
                                                               元 / 年,共计 7 万元 / 年。
                                                                  (3)机械手从动轮故障频繁(月均 9.23 h/ 台 /、 7.63

                        图 1 胎胚输送机械手示意图                         次 / 台),待料约 2  399 条 / 月,影响生产销售,特别
                                                               是急需的确保规格生产难以保证。
                 胎胚输送机械手主要有行走装置、升降装置、伸
                                                                  (4)升降机构一级和二级之间使用同步带,因重
             缩装置、抓手装置等组成,主要采用钢构件,整机重
                                                               量过大,也出现频繁损坏,存在断裂掉落风险,已出
             量高达 2 635 kg。
                                                               现至少 3 次同步带及压板固定失效,机械手坠落,已
                 胎胚输送机械手电气部分采用滑触线供电,安装
                                                               增加机械限位,但在大重量冲击下有脱焊风险,存在
             于 X 轴导轨上,集电臂、光通讯和激光测距以及电控
                                                               严重安全隐患。
             箱安装在机械手行走装置上,其中电控箱内置散热空
                                                                  (5)因机械手升降装置重量过大,所有的机械手
             调以保证在硫化的高温环境下整个电控系统运行的稳
                                                               上侧导轮安装板都出现焊缝爆裂,已进行补焊处理及
             定性。电源通过滑触线进入集电臂后接入行走装置,
                                                               加固,但仍然时有发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电控系统以无线通讯方式与上位机交互控制整个胎胚
                                                                  (6)各个减速电机及伺服电机在无效负载下运行,
             输送机械手的运行。
                                                               能耗也一直居高不下,增加企业运行成本。
             2.2 运行现状
                                                                  (7)从动轮故障时掉落聚氨酯碎屑有掉落到胎胚
                 胎胚输送机械手自投入使用以来运行时间超过 4
                                                               表面风险,后工序 X 光检查出异物杂志造成返修,触
             年时间,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已严重制约产量的提
                                                               及质量红线。
             升,经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
                                                                   鉴于以上,经评估后硫化机械手开展了轻量化试
                (1)胎胚输送机械手框架原厂家设计时采用全碳
                                                               点改造。
             钢制作,导致整机重量过大,高达 2  635  kg,其中仅
             升降机机构达 998  kg,属于悬臂结构形式,运行中单
                                                               3 轻量化改造技术方案
             侧受力较大,行走装置承载过大使得行走导向轮处于
                                                               3.1 轻量化改造方向

                                                                                                         7
             ·16·                                                                              第 48 卷  第 期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