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7年19期(10月上半月橡胶)
P. 58
橡塑技术与装备(橡胶)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ubber)
业 50 强,被行业称之为 “ 新黑马 ”。 品远销欧洲、美洲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销售
2017 年,公司持续推行品牌战略,“ 远路 ” 品牌 网络覆盖 31 省市,是华晨、众泰、北汽等十多个汽车、
首次成为 CCTV2 央视上榜品牌,连获中橡协推荐品 新能源汽车配套供货商。
牌、山东省著名商标、枣庄市市长质量奖 “ 三项殊 本刊记者 : 最后一个问题,您既是炼胶技术的专
荣 ”,被评为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 家,又是优秀企业家,请谈谈丰源轮胎等民族企业未
本刊记者 : 除了第三代低温一次法炼胶技术,丰 来发展之路。
源轮胎还有哪些科技成果? 杜总 : 27 年的从业经历,我见证和体会了民族企
杜总 : 2016 年,除低温一次法炼胶技术外,公司 业发展历程中的艰辛,尤其是丰源轮胎建设和经营过
另一项创新成果“碳纳米管材料应用”通过中国石化 程中的全程、全面参与,让我有了更深的感触,对于
联合会专家组评审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建议 民族企业发展也有几点体会 :
在轮胎行业中推广应用。 一是要坚持定位发展。近几年适逢行业结构性产
我们于 2014 年率先提出“碳纳米管防静电轮胎” 能过剩,市场要应对朝夕保命的恶性竞争,企业发展
概念,在行业内实现碳纳米管材料轮胎首发和量产。 面临兼并整合风险,低端同质化不可长久。中国轮胎
根据第三方实验机构测试,添加碳纳米管材料配方的 一窝蜂似地在国际市场上自相拼杀,已经使民族轮胎
出租车胎,行驶里程超过 11 万 km,耐磨性能提高 6% 业受到极大伤害,最终会害人害己害行业。民族企业
以上。添加碳纳米管材料的漂移胎,湿地刹车距离缩 一定要有战略定力,始终坚持高端定位发展思路不动
短 6.6%。碳纳米管轮胎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导热性 摇,主动扩大产品差异化优势,不断集聚自身生存发
能均比普通轮胎显著提高,其轮胎体积电阻率下降至 展优势,用工匠精神制造高品质安全轮胎,这样才能
少 5 个数量级,可有效避免车体静电对人体和车辆带 真正将中国轮胎行业做大、做强。
来的不利影响,预防静电导致的加油起火和车辆自燃, 二是要坚持品牌发展。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轮胎
并能显著改善车辆操控性能、制动性能,为消费者带 品质差距已微乎其微,我们的生产线和技术工艺甚至
来安全、静音、舒适的极致体验。 领先于诸多国际知名品牌,部分系列规格的性能已实
前不久,山东省发布 2017 年第二批技术创新项 现全方位赶超,但市场价格却存在很大差距。产生这
目计划,在所有橡胶行业项目计划中,山东丰源轮胎 种现象,归根结底在于品牌价值的巨大差距。
公司以“全生命周期智能轮胎”、“四防轮胎”等 6 个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 打造更
项目位居数量第二位,体现出企业创新的决心和成果。 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
本报记者 : 目前,市场对高性能轮胎的接受程度 时代 ” 的倡议,国务院正式批复每年 5 月 10 日为品牌
和反响如何? 日,均预示着中国品牌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期。如今
杜总 : 今年以来,国家工信部和山东省经信委均 很多民族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已做出典范,例如华为
对轮胎行业发展方向做出规划指示,“ 十三五 ” 是中 手机、格力空调,品牌价值提升后必然带动产品市场
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价值飙升。作为民族企业一份子,我们都要树立发展
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轮胎的需求逐步向个性化、高端 使命感,要专注于打造自主品牌,争做轮胎行业的华
化转变,未来低端面、超低断面、扁平化、大规格高 为、格力,走出一条符合形势发展、独具特色的科学
性能子午胎将成为市场主流。 发展之路。
我们的研发方向和行业倡导一脉相承,就是生产 三是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
安全、环保的绿色高端轮胎,今年先后推出具有自主 力,是破解企业传统体制理念约束的手段举措。一方
创新技术的防刺扎、防漏气、防爆破 “ 三防 ” 全方位 面,民族企业要从内部挖潜创新潜力,通过增强研发
安全轮胎,以及缺气保用轮胎、彩色标签轮胎、漂 水平、扩大专利申报等方面快速集聚发展优势,提升
移 胎、 全天候轮胎等 79 个规格高新产品,现有 HP、 企业经营业绩 ;另一方面,要广泛接触资本市场,开
UHP、C 型轻卡、SUV(HT/AT/MT)、雪地胎、出租 展内外合作、跨行业合作、跨区域合作等合作项目洽
车专用胎、新能源汽车专用胎等 23 大系列,800 多个 谈,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丰源轮胎如今已迈出了创新
规格产品。高性能轮胎获得市场认可、客户青睐,产 的第一步,今年主推新三板上市,充分利用上市的融
·4· 第 43 卷 第 1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