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1年18期(下半月塑料)
P. 31
理论与研究 王坤·双邻苯二甲腈改性氰酸酯的性能研究
1
图 4 为 OPh 单体 H-NMR (DMSO), 400 Hz 谱图, Hd,J dc =2.8 Hz,J de =8.6),7.36(4H, Hb,J=8.6
分析谱图信息: 8.19(2H, He, J=8.8 Hz), 7.99(2H, Hz)。由图谱可知,苯酮型双邻苯二甲腈单体结构式
Hc, J cd =2.8 Hz), 7.89 (4H, Ha, J=8.6 Hz), 7.60 (2H, 为图中所示,各峰对应氢在结构式中对应标注。
图 4 苯酮型双邻苯二甲腈单体 1H-NMR 图谱
2.2 邻苯二甲腈单体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mL;苯酚类与 4- 硝基邻苯二甲腈比: 1:2、 1:2.1、 1:2.2。
为探究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本实验设计 4 因素 以产物水洗后的高效液相分析纯度为衡量指标。
3 水平正交试验,探究温度、时间、碳酸钾与 DMF 相 由正交试验表可知,以产率作为评判标准,在设
对含量、投料比对产率的影响,如表 2 所示正交试验 计的因素、水平内,各因子作用显著性顺序为时间 >
表。温度: 25℃、33℃、40℃;反应时间: 24 h、36 h、 投料比 > 温度 > 碳酸钾 /DMF,最佳组合为 0.02 mol
48 h、72 h;碳酸钾 /DMF(制备 0.02 mol 二腈单体): 双酚 A 和 0.044 mol 4- 硝基邻苯二甲腈投料,0.08
0.06 moL/80 mL、0.08 moL/80 mL、0.10 moL/80 mol K 2 CO 3 /80 mLDMF,在 25 ℃反应 72 h。
表 2 正交试验表
所在列 1 2 3 4
原料
因素 温度 /℃ 碳酸钾 /mol 时间 /h 实验结果
双酚 A /mol 4- 硝基邻苯二甲腈 /mol 原料比
实验 1 0.02 0.04 1:2.0 25 0.06 24 0.935
实验 2 0.02 0.04 1:2.0 33 0.08 48 0.957
实验 3 0.02 0.04 1:2.0 40 0.10 72 0.943
实验 4 0.02 0.042 1:2.1 25 0.08 72 0.949
实验 5 0.02 0.042 1:2.1 33 0.10 24 0.625
实验 6 0.02 0.042 1:2.1 40 0.06 48 0.936
实验 7 0.02 0.044 1:2.2 25 0.08 72 0.969
实验 8 0.02 0.044 1:2.2 33 0.10 48 0.950
实验 9 0.02 0.044 1:2.2 40 0.08 24 0.946
均值 1 0.945 0.951 0.940 0.835
均值 2 0.837 0.844 0.951 0.954
均值 3 0.955 0.941 0.846 0.947
极差 0.118 0.107 0.105 0.119
2021 第 47 卷 ·1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