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1年12期(6期下半月 塑料)
P. 82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还可用于生产抗血小板药物 6- 氨基己酸和月桂氮卓 纷加入到己内酰胺的生产经营中。
酮等。目前,己内酰胺的工业生产工艺技术主要有氨 我国己内酰胺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福建、山东、
肟化工艺 (HAO)、磷酸羟胺工艺 (HPO) 和甲苯法工艺 浙江、江苏和山西等省市,生产工艺技术主要为 HAO
(SNIA)。其中荷兰 DSM 公司开发的 HPO 工艺和中国 法和 HPO 法。国内生产工艺的主要原料为环己酮,上
石化集团公司自主开发的 HAO 工艺是当今世界较为 游多采购石油苯,部分采用加氢苯。引起成本差异的
成熟先进的制造技术,也是国内外目前采用的主要工 因素较多,包括原材料价格、配套辅助工程设施、运
艺。 输费用和质量指标等。同一种工艺,不同工厂因采购
全球产销稳步增长 原料渠道不同,或者蒸汽、氢气、硫酸等配套设施不
近年来,世界己内酰胺的产能稳步增长。2019 年 同而导致成本必然有所差异。HPO 法是引进荷兰帝斯
世界己内酰胺产能增加到 811.9 万 t/ 年,主要集中在 曼公司的生产工艺,也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采用
东北亚、西欧、北美和中东欧地区,合计达到 780.4 的生产工艺。它是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由
万 t/ 年,约占总产能的 96.12%。 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共同开
中国大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地, 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己内酰胺生产技术,以中国
2019 年的产能为 419.0 万 t/ 年,约占世界总产能的 石化巴陵石油化工公司为代表。福建永荣科技有限公
51.61%;其次是美国,产能为 80.3 万 t/ 年,约占 9.89%; 司 2019 年投产的 20 万 t/ 年装置是第四代水合法及
再次是比利时,产能为 54.0 万 t/ 年,约占 6.65%。 HAO 技术,较传统技术有了一定的提升改进。
近年来,世界己内酰胺的消费量稳步增长。2019 国内需求量不断增加
年 增 加 到 640.0 万 t, 中 国 大 陆 的 消 费 量 最 大,2019 近年来,随着我国锦纶丝、帘子布、聚酰胺工程
年的消费量为 337.0 万 t,约占总消费量的 52.66%。 塑料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不断增
世界己内酰胺的消费中,约有 52% 用于 PA6 纤维, 加。2019 年我国己内酰胺的表观消费量为 337.2 万 t,
27% 用于 PA 工程塑料和薄膜,21% 用于其他方面。 同比增长约 11.3%。
世界各个地区己内酰胺的消费结构有所不同。东 近几年我国己内酰胺未增加新的消耗领域,依旧
北亚地区己内酰胺消费量中以生产 PA6 纤维为主,约 以民用纺丝、薄膜和工程塑料、帘子布等下游消耗为
占该地区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 73.5%,PA6 工程塑料 主,但下游消耗占比出现较大变化。民用纺丝占比小
和薄膜对己内酰胺的消费量约占 23.4% ;北美地区的 幅下降,占比由 2012 年的 60% 下降到了 2019 年的约
PA6 纤维的消费量约 57.2%,尼龙 6 工程塑料和薄膜 50% ;薄膜和工程塑料占比则由 2012 年的 18% 增加
约占 25.1% ;西欧地区尼龙 6 工程塑料和薄膜的消费 到了 2019 年的约 25%,尼龙 6 帘子布约占 17%,其
量约占西欧地区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 53.5%,尼龙 6 他约占 8%。
纤维的消费量约占 18.2%。预计今后几年,世界己内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
酰胺的消费量将以年均 3.2% 的速度增长,到 2024 年 们追求更加舒适、轻便、高端和个性化的服饰,而
总消费量将达到约 750.0 万 t,其中增长主要来源于中 PA6 纤维的优异特性和极高的差别化率又恰好能满
国大陆、中东、印度次大陆等国家或地区。 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诉求,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
我国产能稳步增加至最大生产国 PA6 纤维需求有望实现快速增长。目前国内 PA6 纤维
2017—2020 年,我国己内酰胺的产能稳步增加。 在所有化纤总产量中的比例仅 6.8%,低于全球约 9%
截至 2020 年 10 月,我国己内酰胺产能达到 439.0 万 的比例,相比之下我国未来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t/ 年,是世界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国。投资主体除了 另一方面,我国 PA6 消费结构中工程塑料占比与发达
国营大型企业 ( 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 之外,还有合 国家仍有着数倍的差距,在双向拉伸薄膜、新能源汽
资企业 ( 如南京福邦特东方化工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 车、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等领域消费潜力较大,未来
( 如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等。在企业类型上, 存在可观的增量空间。预计,2024 年我国对己内酰胺
煤化工 ( 如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氯碱 ( 如山 的需求量将达到 420.0 万 t。
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 未来发展五大建议
化纤企业 ( 如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 ) 也纷 (1)考虑到上下游配套大型一体化装置是未来行
·60· 第 47 卷 第 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