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2019-20
P. 59

测试与分析                                         豆鹏飞·淀粉 / 钠基蒙脱土 / 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制备研究


                2.1.2 淀粉种类及用量的选择                                  达到 44.6  g/g。实验结果反应出体系中玉米淀粉用量
                    从表 10 中分析可知,使用玉米淀粉在 4 g 左右时,                  为 4 g 时,其吸盐率以及吸水率都呈现最佳值。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达到 151.88  g/g,吸盐倍率也

                                                    表 10 玉米淀粉用量的选择
                           编号   丙烯酸 /g  NaOH/g  玉米淀粉 /g  交联剂 /g   引发剂 /g  蒙脱土 /g   吸水倍率      吸盐倍率
                             1   14.01   8.48     2.0      0.07    0.049    1.0     146.38    32.2
                             2   14.02   8.51     4.1      0.07    0.049    1.0     151.88    44.6
                             3   14.00   8.51     6.0      0.07    0.049    1.0     124.2     31.6

                    从表 11 中分析可知,使用红薯淀粉在 4 g 左右时,                  到 30.2  g/g。实验结果反应出体系中红薯淀粉用量为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达到 144.1  g/g,吸盐倍率也达                    4 g 时,其吸盐率以及吸水率都呈现最佳值。
                                                    表 11 红薯淀粉用量的选择
                          编号   丙烯酸 /g   NaOH/g  红薯淀粉 /g   交联剂 /g   引发剂 /g   蒙脱土 /g   吸水倍率      吸盐倍率
                           1    13.98    8.50      2.0     0.07     0.049     1.0     136.61    28.6
                           2    14.03    8.39      3.9     0.07     0.049     1.0     144.1     30.2
                           3    14.07    8.48      6.0     0.07     0.049     1.0     135.32    26.6
                    从表 12 中分析可知,使用土豆淀粉在 4 g 左右时,                  到 52.2  g/g。实验结果反应出体系中土豆淀粉用量为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达到 203.4  g/g,吸盐倍率也达                    4 g 时,其吸盐率以及吸水率都呈现最佳值。

                                                    表 12 土豆淀粉用量的选择
                   编号     丙烯酸 /g     NaOH/g    土豆淀粉 /g    交联剂 /g     引发剂 /g    蒙脱土 /g     吸水倍率       吸盐倍率
                     1     13.98       8.48       2.0       0.07      0.049       1.0      190.2      48.6
                     2     14.01       8.48       4.0       0.07      0.049       1.0      203.4      52.2
                     3     14.05       8.49       6.0       0.07      0.049       1.0      175.2      42.2


                    为了对比三种淀粉在 4  g 时的,制备的高吸水性                     完成吸水过程的原动力。丙烯酸的中和度直接影响到
                树脂的吸水、吸盐率,绘制了三者对比图 1。由图 1                         树脂分子链上的亲水基团的数目多少,从而影响到聚

                可以看出,当三种淀粉的使用量都在 4  g 左右时,添                       合物的吸水能力。由于丙烯酸单体活性比其钠盐大,
                加土豆淀粉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吸盐倍率能都达                           直接参与接枝共聚,反应难以控制,易得到均聚物。
                到一个较大值。                                           为了便于控制,应先用 NaOH  溶液 ( 浓度为 30%) 将
                                                                  丙烯酸中和到一定程度,使单体的平均活性降低,减
                                                                  少均聚反应。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加人氢氧化
                                                                  钠的量,分别调中和度为 60%、70%、80%。在不同
                                                                  中和度的情况下,测定产物的吸水和吸盐倍率,实验
                                                                  结果见表 :
                                                                      从图 2 中可以看出,当氢氧化钠的添加量为 8.06
                                                                  g 时,即中和度在 70% 左右时,制备的高吸水性树
                                                                  脂的吸水、吸盐倍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 195.4  g/g、
                                                                  41.8 g/g。
                         图 1 淀粉种类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2.1.4 引发剂种类的选择
                2.1.3 中和度的选择                                          引发剂是指在聚合体系中能够形成活性中心的物
                    从吸水机理可知,亲水基团是高吸水性树脂能够
                                                                  质,使单体在其上连接分为自由基引发剂,离子引发

                                                  表 13 单因素实验,中和度的选择
                        编号   丙烯酸 /g  NaOH/g  土豆淀粉 /g 交联剂 /g   引发剂 /g  蒙脱土 /g    温度 /℃   吸水倍率     吸盐倍率
                         1    13.98   6.12     4.0     0.07    0.049     1.0      65     170.8    35.4
                         2    14.01   8.06     4.0     0.07    0.049     1.0      65     195.4    41.8
                         3    14.05   9.98     4.0     0.07    0.049     1.0      65     122.6    39.2



                2019     第   45 卷                                                                      ·43·
                      年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