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2019-10
P. 46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图 5 不同 DOP 添加量下产品电镜照片
图 6 两组不同致孔剂配比下的粒径分布图
当试验 10 采用甲苯 /DOP 为 1/9 作配伍致孔剂
时,产品为中空微球,外表面致密光滑无孔,内表面
分布有孔,可能是由于配伍致孔剂中甲苯所占配比较
小,故主要表现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致孔效果 [18~20] ;
由图 7 可以发现,试验 9 与试验 10 两者所得产品的孔
径尺寸无太大区别,而试验 10 所得到的中空微球内孔 图 7 两组不同致孔剂配比下的扫描电镜照片对比
分布更为密集,表明采用配伍致孔剂可以得到更好的
2.3 木质素改性多孔球形酚醛树脂的制备讨
致孔效果。
论
由于时间不允许对配伍致孔剂作深入探讨,但就
经过前一阶段的试验探索,得到了稳定的悬浮缩
目前的研究表明,与甲苯作致孔剂相比,配伍致孔剂
聚反应体系,各种相关影响因素已基本明确,综合考
对体系的稳定性破坏较小。而且若采取合适的配伍比
虑 SEM 照片以及粒径分布图表和比表面积测定结果,
例下应该可以得到内外表面均多孔的中空微球,此可
采用 1 g 木质素替代 1 g 甲苯,选择试验 5 的反应配
在以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个深入探讨的因素。
·26· 第 45 卷 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