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2019-10
P. 44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提高,可有效增强体系的稳定性,粒子尺寸明显降低,                          PVA 浓度对缩聚产物的性状影响非常显著。
             且球形更为规则。由表 7 可以发现,在高甲苯添加量时,                           比较图 2 中产品粒径分布图可以发现,在同样的

                                              表 7 不同 PVA 浓度对产品性状的影响
                                    实验 13         实验 14            实验 15                 实验 16
                    PVA 浓度 /%        0.5           0.45             0.425                 0.4
                      产品性状       米黄色多孔球         米黄色多孔球       球粒较大,杂有部分粉末         球粒绿豆大小,杂有部分粉末

             反应条件下,加入等量的致孔剂甲苯,采用 0.45% 的                       2.2.1.2 甲苯用量对比表面积及微球形态的
             PVA 水溶液,无 200 目以下粒子,采用 0.5% 的 PVA                 影响
             水溶液,产品中 200 目以下的粒子则具有相当大的比                            在多孔树脂的制备过程中,致孔剂对产品孔结构
             例。此结果表明,降低分散剂的浓度,可以使得粒子                           及孔径尺寸有着显著的影响。本实验对甲苯致孔进行
             尺寸显著增大      [14] 。而甲苯用量增加导致粒径分布变宽。                了研究,结合电镜照片观察反应产物,认为甲苯致孔
                                                               机理为 “ 盐析作用 ”。盐析作用机理为 :在缩聚过程
                                                               中随着分子量的不断增长,由于无机盐的存在而产生
                                                               液 - 液相分离     [15] 。分子链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则由于
                                                               盐析作用而趋于 “ 聚集 ”。随着缩聚大分子链的不断
                                                               增长,这种 “ 聚集 ” 作用逐渐加剧,从而加快了液 -
                                                               液相的分离。这些聚集的物质由于外部溶液表面张力
                                                               的作用及溶胀作用而成为结构较为疏松的凝胶粒子                     [16] 。
                                                               这些粒子堆积成为具有较大孔道的大孔树脂。关于致
                                                               孔剂的选择,文献多采用无机盐或醇类作为致孔剂,
                                                               沿袭 “ 盐析作用 ” 的成孔机理。
                                                                   表 8 为试验 5 与试验 13 所得产品中 40~60 目间
                                                               粒子的 BET 测定结果。表明 :提高致孔剂甲苯的加入
                                                               量,可有效增大比表面积、总孔面积以及总孔容积,
                                                               且孔平均半径也有所提高。
                                                                   比较图 3 中实验 5 与实验 13 所得反应产物 40~60
                                                               目间微球的表面形貌发现,采用甲苯作致孔剂的情况
                                                               下所得到的微球表面多孔,但甲苯量的增加并未显著
                                                               提高微球表面的孔密度,而 BET 测定结果表明甲苯
                                                               量的增加使得比表面积显著提高,这可能是由于甲苯
                     图 2 不同 PVA 浓度下的粒径分布图
                                                               添加量的提高会使得微球内部孔密度增大,而甲苯作

                                                     表 8 BET 测定结果
                                                                                 2
                                                                                                  -1
                                                                                                2
                                                                                   -1
                                                  -1
                                       总孔容积 /(cc·g )     平均半径 (A)      总孔面积 /(cm ·g )  比表面积 /(m ·g )
                           试验 5           0.038 09          19.4           0.004 17         39.24
                          试验 13           0.063 91          21.1           0.006 53         60.71







                                             图 3 不同甲苯添加量下的产品电镜照片


             ·24·                                                                            第 45 卷  第  10 期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