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9年14期(7月下半月塑料版)
P. 28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2  结果与讨论                                          使得分子中含有的丙烯酸结构单元增多,电离生成的—
             2.1 合成条件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COO—增多,分子线团在溶液中膨胀,体积增大,从
             2.1.1 单体 B 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而使得聚合物溶液黏度增加。
                 有研究表明,仅用 AA/AM 进行反相微乳液聚合                      2.2 黏均分子量的计算
             时,在反应时间为  5  h,反应温度为 40℃时,最佳反                         一点法测得的结果见表 6。
             应条件见表 3。                                                         表 6 流体流经时间
                                                                          1         2        3       平均值
                            表 3 最佳反应条件
                                                                  t0    94.41′    94.88′    95.00′   94.64′
                油水比       乳化剂用量       引发剂用量     水相单体浓度            t     125.62′   125.81′  125.75′   125.73′
                 3:10        5%        0.15%       40%
                                                                         η r =t/t 0 =125.73/94.64=1.328 5
                注 :乳化剂用量为乳化剂的质量占油相的质量比 ;引发剂用量
             为(NH 4 ) 2 S 2 O 8 的质量占水相单体(AA 和 AM 的质量之和)的质量比;                η sp =η r -11.3285-1=0.328 5
             水相单体浓度为水相溶液浓度。                                                                2(η sp -1nη r )
                                                                   共聚物的特性黏度为 :[η]=             C      596.319
                 本实验为在此基础上添加一种功能单体 B 以制成                       mL/g
             具有梳形结构的聚合物,其加量对产物的黏度影响对                               共聚物的分子量为 : M=802[η]       1.25 =2.363×10 6
             比见表 4。
                                                               2.3 合成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表 4 单体 B 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1 单体 B 红外光谱
                 单体 B 用量     1.7%   1.8%    2%      3%
             聚合物溶液黏度(C P ) 83.7   放置凝胶 放置凝胶 反应凝胶破乳                 图 1 是单体 B 的红外光谱图。图中 3 341.10 cm         -1
                注 :单体 B 的量为占 AA 和 AM 的摩尔百分数,AA:AM=1:4,         处为羧酸 O—H 伸缩振动吸收峰,2  927.78  cm          -1  处为
             聚合物溶液浓度为 10 000 mg/L。
                                                               烯烃中 =C—H 伸缩振动吸收峰,2  852.04  cm            -1  处
                 从表 4 中可以看出,单体 B 对反应体系的稳定性                     为—CH 2 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  560.67  cm           -1  处
             有一定影响,浓度越大,越不稳定,容易凝胶破乳。                           为 C=C 伸缩吸收峰,1 423.79 cm        -1  处为 C—H 面内
             其原因在于 :单体 B 使合成的聚合物分子上连接有较                        弯曲振动吸收峰        [16~18] ,指纹区域的 697.2  cm -1  处为
             长的支链—CH 2 O(CH 2 ) 9 COONa,其中—CH 2 —为亲油           (n ≥ 4) 面内摇摆振动吸收峰。几组数据证明了单体
             基。本实验要制取的是 W/O 型聚合物,单体 B 的量
                                                               B(10- 丙烯氧基癸酸钠 ) 为氯丙烯和 10- 羟基癸酸的
             达到一定浓度后继续加量,根据相似相容原理,长支                           共聚物。
             链上亲油基—CH 2 —会与溶液中的油相结合从而导致
             溶液破乳。
             2.1.2 丙烯酸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保 持其 他 条 件不 变 的情 况 下, 即引 发 剂 加量 为
             0.15% ( 氧化剂 : 还原剂 =2:1( 质量比 )),单体总浓度
             为 40%。改变 AA 的用量,反应温度为 40℃条件下,
             反应 5  h,得到产物特性黏数与 AA 的用量关系如表 5
             所示。
                    表 5 丙烯酸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AA 用量              15%        20%
                 聚合物溶液黏度(C P )           21.2       83.7
                      AA 用量              15%        20%
                注 :聚合物溶液浓度为 10 000 mg/L,表中为 AA 占 AA 和 AM                    图 1 单体 B 的红外光谱
             的摩尔分数。
                                                               2.3.2 共聚物红外光谱
                 从表 5 中可以看出,随着丙烯酸的量增加,聚合                           图 2 是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图。图 2 中 3  422.7~3
             物的特性黏数增大。其原因在于 :聚合物分子中含有                          186.8  cm -1  处为 —NH 2 对称 和 反对 称伸 缩振 动吸
             部分丙烯酸结构单元和带有较长的末端为羧钠基团的                           收 峰,2 928.2 cm 处为—CH 2 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
                                                                             -1
             支链,在水溶液中电离都可形成—COO—,同种电荷                          2 851.8 cm 处为—CH 2 对称伸缩吸收峰,1 665.7 cm       -1
                                                                       -1
             相互排斥,故各支链间相互排斥              [11~15] 。AA 的量增加      处 为固 态 酰 胺 C=O 伸 缩振 动 吸 收峰,1  619.9cm       -1

             ·10·                                                                            第 45 卷  第  14 期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