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2019-21
P. 66

橡塑技术与装备(橡胶)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UBBER)


           为 150℃,硫化时间取正硫化时间,制得 NBR/ACM                          式中 : v 0 — 试样溶胀前的体积 ;
           共混胶试样。                                                          v s — 试样溶胀后的体积 ;
           1.4 性能测试标准                                                      v f — 试样中固体部分的总容积。
              (1)硫化特性按国家标准 GB/T 16584—1996 进                     此外,体积溶胀度 Q s 公式为 :
           行测试,硫化温度为 150℃。                                                                                                 (5)
              (2) 拉 伸 性能 采 用 电 子 拉 力试 验 机 按 照 GB/T               在共混橡胶中,各橡胶相溶胀度的分离可以采用
           528—2008 进 行测 试,拉 伸速 度为 500  mm/min ;邵            下列公式 :
           尔硬度按国家标准 GB/T 531.1—2008 进行测试。
              (3)老化性能按 GB/T  3512—2001 测试,老化
                                                                                                               (6)
           条件为 100 ℃ ×72  h,热油老化条件为 46# 液压油、
           100℃ ×72 h。
                                                                          A
                                                                               A
              (4)两相交联密度采用平衡溶胀法测定两相交联                             式中 : Q A ,Q B 液分别为共混胶中 NBR 相,
                                                                                                    B
                                                                                               B
           密度。具体方法为 :先将 NBR 与 ACM 分别在不同溶                     ACM 相在溶剂环己烷中的溶胀度 ; Q A ,Q B 分别为
           剂中溶胀,达到溶胀平衡后测定二者在不同溶剂中的                           共混胶中 NBR 相,ACM 相在溶剂无水乙醇中的溶胀
           溶胀度,经实验后选取环己烷作为 NBR 的良溶剂及                         度; φ A ,φ B 分别为共混胶中 NBR 相,ACM 相的体积
           ACM 的不良溶剂,选取无水乙醇作为 ACM 的良溶剂                       分数。
           及 NBR 的不良溶剂。                                          再由 Q=1/v 2 得 v 2 。最后带入(1)公式,分别得
               依 Flory-Rehner 的简化公式 :                        NBR 相与 ACM 相交联密度 ρ/Mc。

                                                             2 结果与讨论
                                   (v 2 、u、M c 未知)       (1)
                                                             2.1 硫化特性与门尼黏度
               式中 : v 2 — 溶胀凝胶中的橡胶体积分数 ;
                                                                 图 1 为 NBR 混炼胶及预硫化不同时间后 ACM 混
                          ρ— 溶胀前橡胶的密度 ;
                                                             炼胶的硫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此配方下 NBR
                         v 1 — 溶剂的摩尔体积 ;
                                                             硫化速度极快,工艺正硫化时间为约 4  min,且硫化
                          μ— 相互作用参数 ;
                                                             程度远高于 ACM; ACM 随着预硫化时间的增加(1#-
                        M C — 交联点间的平均分子量。
                                                             5# 分别预硫化 0  min、3  min、6  min、9  min、12
               应用上式,首先要知道 μ,可通过平衡溶胀法测
                                                             min),最低转矩逐渐增大,同样在 4  min 时硫化程度
           定。将 NBR 与 ACM 哑铃片试样在各自良溶剂中溶胀,
                                                             也增大,与 NBR 相的硫化同步性有所提升,但仍未能
           溶胀平衡状态后,在电子拉力机上缓慢的伸长至 150%,
                                                             实现二者硫化完全同步。
           然后慢慢缩短至 50% 的伸长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
                                                             (2)

               式中 : F— 拉力值 ;
                       A 0 — 溶胀前硫化胶试片的横截面积 ;
                        λ— 试片的伸长比。
               求出 M C /ρ 后代入到(1)式中即可求得 μ。
               由 Kraus 方程得 :
                                                                 (3)
               式中 : β— 常数 ; μ 0 —v 2 为零时的 μ 值。
               另外,对于含有填充剂的混合体系,需要将没有
           溶胀的填料体积从中去除,因此对于 v 2 的适用式为 :
                                                            (4)  图 1 NBR 混炼胶及预硫化不同时间后 ACM 混炼胶的硫
                                                                                  化曲线

           ·10·                                                                             第 45 卷  第 21 期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