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3年1期
P. 71
车用制品技术与应用 李慧敏 等·电动车轮胎的发展现状及开发设计
纹设计阶段需综合考虑各项性能的平衡及偏向。 于滑移率为 0 时,损失多达 60%。
3.3 抓地性能
(1)抓地力的概念
轮胎提供给车辆高效的行走能力,获得来自路面
的多项支撑就是抓地力,简单来讲就是能够保持车辆
操控的能力。抓地力通常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抓地力,
横向抓地力是指轮胎的转弯能力,纵向抓地力可以用
制动性能或加速性能等来衡量。抓地力的影响因素非
常多且复杂。
(2)力学分析
对于电动车轮胎来讲,准确地说我们需要的不是 图 10 不同纵向滑移率下侧偏试验结果
更强的抓地力,而是更快的抓地力建立能力及抗损失 电动车由于驱动时电机扭矩较大,容易出现纵向
能力 ; 滑移,导致侧偏刚度急剧减小,侧向抓地水平损失严
随着电动车扭矩的瞬时输出,轮胎的纵向力迅速
重,很容易出现甩尾失控 ;较大的纵滑刚度可以避免
建立,在较小的滑移率下达到足够的纵向力水平,即 过快的出现纵向滑移,减弱对纵向滑移率对侧偏刚度
纵滑刚度足够大,对应车辆加速响应快,不至于在电 的影响,从而提升轮胎侧向抓地力的抗损失能力。
动车突然加速时出现纵向抓地力不足造成打滑。
(3)轮胎如何获取抓地力
随着电动车扭矩的瞬时输出,轮胎的侧向力迅速 车辆能够前进,减速,转向,都是由于轮胎与地
建立,在较小的侧偏角下达到足够的侧向力水平,即 面的接触,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及相互作用使得轮胎具
侧偏刚度大,对应横向抓地力的快速建立,避免电动 有抓地力,接地印痕是轮胎所有力与力矩的作用基础,
车突然转向时侧向力建立不及时造成侧向打滑,以致 而两者的接触及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从轮胎的印痕得
车辆出现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偏离行动轨迹。 到很好的体现,如图 11 所示,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轮胎
事实上,实际轮胎与路面的作用机理非常复杂, 的接地印痕面积和形状来对轮胎的纵向及侧向抓地力
驾驶员经常同时需要纵向和横向抓地力,然而我们不
进行调控,也可以通过建模来建立轮胎与不同表面接
能同时获得抓地力的最佳值,因为纵向力和侧向力需 触时的工作状况,从而预测轮胎抓地力水平。
要共享抓地力潜能,是相互竞争的关系,且遵循纵向 一方面,增大轮胎的接地面积可以提供更强的抓
力优先原则,两者的关系可以用摩擦椭圆来表示,如
地力,然而,轮胎实际有效的接触面积很有限,如图
图 9 所示。 即使是总接触面积是 160 cm 的轮胎,除去花纹沟及
2
2
路面粗糙度,实际上仅有 24 cm 的面积可用于转移全
部的受力,另外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动态的印痕面积也
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
另一方面,增大轮胎的有效接地面积并减少操控
过程中的接地面积损失可以增强抓地性能,较软的胎
面胶配方之所以可以提供较强的抓地力,就是因为其
可以更有效的与路面接触,但是相对的磨损也较快。
合适的胎压可以保证轮胎良好的接地印痕,若气
压过高,则有效接地仅集中于印痕中心,若气压过低,
则有效接地集中于胎肩,所以,只有保证合适的气压,
图 9 摩擦椭圆
才能保证轮胎良好、有效的接地 ;反言之,想要轮胎
为了研究侧向力和纵向力的关系,设计固定纵向 良好且有效的接地,需要按照轮胎的具体使用气压载
滑移率侧偏试验,试验结果如图 10 所示,可以看出在 荷进行匹配的结构设计,这一步的实现需要强大的轮
滑移率为 10% 时,其侧向力损失严重,侧偏刚度相比 胎性能数据库及轮胎建模仿真能力。
2023 第 49 卷 ·2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