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2年9期
P. 101
材料与配方 苟金峰 等·基于硫化测温技术的轮胎硫化工艺改善和配方优化
基于硫化测温技术的轮胎硫化工艺
改善和配方优化
苟金峰,苟增亮,秦增辉,岳云利,李明,宋月涛
( 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 : 对于氮气不排凝与氮气排凝工艺方式,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温度均会对其产生过硫反应,然而排凝工艺中,轮胎温度
变化幅度较小。基于 DSC 数据分析,排凝工艺硫化程度小。通过 RPA 变温分析,排凝工艺过硫形象更小。
关键词 : 硫化测温 ;轮胎硫化 ;配方优化
中图分类号 : TQ330.492 文章编号 : 1009-797X(2022)09-0047-04
文献标识码 : B DOI:10.13520/j.cnki.rpte.2022.09.010
对于汽车领域来讲,因为汽车在长期行驶过程中, 其复制性突出、灵敏度高 [2] 。
会损坏轮胎,因此,需要充分保证轮胎的耐热性、磨
损性以及稳定性等性能。在轮胎生产活动中,轮胎硫 2 硫化体系分析
化属于关键内容,硫化程度对于轮胎质量具有重要影 2.1 普通硫磺硫化体系
响。因此,研究轮胎硫化配方优化与工艺优化等工作 该硫化体系主要指二稀类橡胶硫磺用量的硫化体
具有重要意义 [1] 。 系,涵盖少量活性剂、促进剂与 2.5 份硫磺。其硫化
胶主要为多硫键,双硫键与单硫键较少,过硫化过程
1 硫化测温技术概述 中交联密度降低,发生硫化降解、返原等现象。硫化
橡胶的导热性较差,同时轮胎属于不同层橡胶材 胶具有良好初始疲劳度,基于室温条件动静态性能良
料通过一定工艺生产的复合产品。对于轮胎硫化施工 好。其主要缺点为 :硫化胶缺乏良好的耐热氧性,极
来讲,热传递主要以由外到内的形式开展,所以轮胎 易出现老化问题,在高温条件下缺乏良好适用性。
内部会发生温度梯度现象,基于此种条件,硫化过程 2.2 有效硫化
具有不等温特性,所以不同部件硫化效果存在差异, 该体系涵盖两种形式 :第一,采用硫载体作为硫
进而对轮胎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时间与温度是硫化效 化剂,配合活性剂。第二,采用大量促进剂、少量硫化,
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借助时间与温度之间关系对 配合活性剂。双硫键与单硫键是硫化胶结构主要固定
硫化程度进行合理确定。借助热电偶测温技术,能够 形式。该硫化体系进行硫化处理过程中硫化返原反应
保证硫化处理时位置、时间与温度关系互相对应,进 较少,硫化胶的耐热氧性较好,然而其缺乏良好初始
而可以对时间、温度关系进行准确确定。 动态疲劳度 [3] 。
热电偶是感温元件,其能够对温度信号进行热电 2.3 半有效硫化
势信号转化,通过配备相应传热装置,即可以显示温 在该体系中,促进剂与硫磺的用量在有效硫化与
度数值。在热点测温过程中,主要通过温度信号实现。 普通硫化体系之间。硫化胶结构中含有适量多硫键,
其涵盖 2 种金属材料导线,两者建立起闭合回路,同 还含有一定数量双硫键、单硫键,均衡分布着各种数
时导线两端基于温度不同条件下,回路中就会出现热 量的交联键。该体系的抗硫化返原、耐疲劳以及耐热
电势(e0)e0 是 2 个金属连接位置的温度函数,可以
用于温度输出值。对于一般硫化测温设备,热电偶类 作者简介 :苟金峰(1988-),男,工程师,大专,主要从
事轮胎制造工艺改进、管控工作。
型涵盖 E 型、 J 型与 T 型,在轮胎测温中, T 型较为常见,
收稿日期 :2022-03-23
2022 第 48 卷 ·4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