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2年8期
P. 96

橡塑技术与装备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                                  系列确定相同的 4 因素、4 水平,即 L16(44),总共
             1.2 主要仪器设备                                        进行 16×6 次聚合反应实验。
                 双电测四探针测试仪(RTS-9),安合盟科技发                                     表 1 正交试验设计表
             展有限公司 ;台式电动压片机(DY-30),天津市科                         实验                     因素
                                                                      n(An):n(APS)  pH 值    温度 /℃     时间 /h
             器高新技术公司 ; X  射线衍射仪(D8 Advance),德                    1        0.4        0.5       0        6
                                                                 2        0.4         1       10       12
             国布鲁克公司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NEXUS
                                                                 3        0.4        1.5      20       18
             470),美国热电公司。                                        4        0.4         2       30       24
                                                                 5        1          0.5      10       18
             1.3 实验方法                                            6        1           1        0       24
                 在  500  mL  三口瓶中加入苯胺单体(二次减压蒸                    7        1          1.5      30        6
                                                                 8        1           2       20       12
             馏)2.5  g  和酸溶液  250  mL,常温下烈搅拌  30  min。            9        1.6        0.5      20       24
                                                                 10       1.6         1       30       18
             将与苯胺摩尔比对应质量的过硫酸铵溶于  50  mL 相
                                                                 11       1.6        1.5       0       12
             应的酸中,在不同时间内缓慢滴加到上述体系中,搅                             12       1.6         2       10        6
                                                                 13       2.2        0.5      30       12
             拌及控制不同的搅拌时间和反应温度。结束后,进行
                                                                 14       2.2         1       20        6
             抽滤,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分别进行洗涤,然后在 60                           15       2.2        1.5      10       24
                                                                 16       2.2         2        0       18
             ℃电热恒温鼓风烘干箱中干燥 24  h,研磨,即得到不
             同酸掺杂的聚苯胺粉体。
                                                               2 结果与讨论
                 聚苯胺的合成和掺杂工艺对其各项物理及化学性
                                                               2.1 产率分析
             能有强烈的影响,不同的条件下得到的产物有很大差
                                                                   反应结束后对产率进行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对
             异。为了确定不同酸掺杂的聚苯胺合成的最佳反应条
                                                               产率很低或产率超过最大值的情况进行重复实验验证。
             件,考虑到单因素实验工作量巨大,需采用正交试验
                                                               不同掺杂酸在不同条件下掺杂的聚苯胺产品产率如表
             设计(表 1)。正交试验由六种酸 6 个系列组成,每个
                                                               2 所示。
                                                 表 2 不同酸掺杂的产品产率
                实验     HCl-PANI/%    H 2 SO 4 -PANI/%  H 3 PO 4 -PANI/%  p-TSA-PANI/%  p-ASA-PANI/%  CA-PANI/%
                 1        49.99         40.90          4.21          46.61          51.10         30.75
                 2        72.55         52.52         101.82         55.96          51.19         45.38
                 3        73.76         68.50          55.28         74.01         130.52         65.04
                 4        73.74         64.58          96.06         86.96          82.24          63.5
                 5        119.64        93.82          63.04         57.59          77.48         102.33
                 6        90.61         92.74          99.31         110.40         96.90         126.04
                 7        75.64         69.53          96.64         77.69          84.29         86.85
                 8        67.88         70.78         103.53         67.62          77.60         76.68
                 9        57.72         62.15          0.00          70.73          59.69         74.49
                 10       47.32         53.47          58.44         100.17         56.09         67.61
                 11       44.06         48.35          78.70         29.96          52.03         63.98
                 12       22.50         21.83          56.16         44.82          41.78         57.86
                 13       37.30         43.68          0.00          45.06          41.88         44.58
                 14       37.06         37.22          42.29         47.71          43.30         42.32
                 15       27.25         30.20          40.77         24.98          36.57         83.06
                 16       27.95         30.29          26.46         26.48          20.43         30.30

                 由表  2  可看出,采用不同的酸在不同条件下掺杂                     反应的产率较高,盐酸作掺杂酸时,产率较低 ;有机
             的聚苯胺的产率是有较大差别的。六种酸掺杂聚合的                           酸中,对氨基苯磺酸作掺杂酸时,反应的产率较高,
             聚苯胺粉体中,表 1 实验 6 条件下,无机酸中以磷酸                       对甲苯磺酸作掺杂酸时,产率较低 ;无机酸作掺杂酸
             为掺杂酸时,聚苯胺粉体的产率最高为  99.31% ;同                      时的产率整体高于有机酸掺杂的产率。
             样反应条件,掺杂有机酸为对氨基苯磺酸时产率最高                               另外不同掺杂酸的聚苯胺粉体的最终颜色也略有
             为 96.90 %。                                        不同,伴随着反应过程,混合体系的颜色更是千变万
                 从整体情况来看,无机酸中,磷酸作掺杂酸时,                         化。从表 3 可以看出,磷酸和柠檬酸作掺杂酸时,样


                                                                                                         8
             ·42·                                                                              第 48 卷  第 期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