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7年5期(3月橡胶)
P. 107
工艺与设备 姜基帅 等·新型双联实验密炼机系统的研制
新型双联实验密炼机系统的研制
Research on new dual mixer system
姜基帅,仇卫星,王春燕,范俊霞,李成邦
( 青岛科高橡塑机械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45)
摘要 : 介绍了青岛科高橡塑机械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研发的专利新产品新型双联实验密炼机,重点论述了该设备的技术参数、
产品结构特点、减速换向装置、与传统两台密炼机相比的优势及未来市场前景。
关键词 : 双联 ;啮合型转子 ;剪切型转子 ;新型双联实验密炼机
中图分类号 : TQ330.43 文章编号 : 1009-797X(2017)05-0039-03
文献标识码 : B DOI:10.13520/j.cnki.rpte.2017.05.007
目前橡胶塑料行业所使用的实验密炼机主要有切 表 1 新型双联密炼机主要参数
线型转子的实验密炼机和啮合型转子的实验密炼机两 序号 项目内容 参数说明
种。随着橡塑行业混炼工艺的需要,两种形式的生产 1 转子构型 啮合型转子 + 剪切型转子或其他任意
二种不同构型转子的组合
型密炼机在同一企业会同时运用,因此两种形式的实 2 密炼室总容积 啮合型转子侧 :1.5 L,
剪切型转子侧 :1.5 L
验密炼机也都有同时应用的需要,并且二种形式的密 3 填充系数 啮合型转子侧 :0.5~0.75,
剪切型转子侧 :0.55~0.8
炼机又要进行混炼性能对比。由于切线转子的密炼机 啮合型转子侧 :5~120 r/min
4 转子转速 剪切型转子侧 :5~120 r/min
与啮合型转子的密炼机的结构形式有本质的不同,两
啮合型转子侧 : 1:1,剪切型转子侧 :
种形式的实验密炼机无法单独实现转子之间的互换。 5 转子速比 1:1.153 对非啮合型转子的速比可通过改
变减速箱外速比齿轮,方便调整其速比
但同时使用两台实验密炼机有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啮合型转子侧 :0.35~0.6,
6 上顶栓对胶料压力
实验室安装使用范围受限、混炼性能对比受限等缺点。 剪切型转子侧 :0.35~0.6
通道 1 :混炼室,通道 2 :转子,通道
青岛科高橡塑机械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 7 温度控制装置通道 3 :上顶栓 + 卸料门 ;啮合型转子侧与
剪切型转子侧通过阀门可相互转换
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双联实验密炼机系统是一种既有 上顶栓及卸料门驱 液压驱动,啮合型转子侧与剪切型转
8
切线型转子密炼装置又有啮合型转子密炼装置的新型 动形式 子侧通过阀门可实现相互转换
9 电气控制方式 PLC 控制 + 触摸屏 + 工控计算机,啮
双联实验密炼机。该实验密炼机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实 合型转子侧与剪切型转子侧可相互转换
用、制作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混炼性能对比精确易 10 主机外形尺寸 3 000 mm(长)×1 400 mm(宽)
×2 100 mm(高)
行的特点。新型双联实验密炼机的研制成功,可提高
联 ;减速换向装置通过切线转子端联轴器驱动切线型
橡胶塑料配方混炼性能对比的精确性,降低实验研究
转子密炼装置,通过啮合端转子联轴器驱动啮合型转
的投资成本,提高橡胶塑料配方实验研究及性能测试
子密炼装置。
的水平,填补了我国橡胶塑料行业的实验设备的空白。
减速换向装置如图 2 所示。
切线转子端输出轴与啮合转子端输出轴同轴线,
1 主要参数
与输入轴的轴线垂直,两输出轴分布在输入轴左右两
系统的主要参数如表 1 所示。
侧 ;换向机构带动换向齿轮实现换向。当需要使用切
2 产品结构特点
图 1 所示新型双联实验密炼机主机。 作者简介 :姜基帅 (1980-),男,工程硕士,毕业于青岛
科技大学,青岛科高橡塑机械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
电机固定在独立的可拆卸的电机底座上,便于运 要从事橡塑机械设备的研发以及生产管理工作。
输及吊装 ;减速换向装置通过输入轴联轴器与电机直 收稿日期 :2016-09-19
2017 第 43 卷 ·3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