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1年20期(10月下半月塑料)
P. 46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作为优选实施例,熔体泵的入口压力控制在 性聚氨酯 35%、发泡剂 4.95%、成核剂 0.05%,其中
100~150 bar,水下造粒室中的工艺水压力为 6~40 发泡剂为 N 2 ,成核剂是炭黑。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满
bar, 水 下 造 粒 室 中 的 造 粒 机 转 速 为 3 000~8 000 r/ 足 L/D=56,螺杆加热温度 180~240 ℃,静态混合器
min。 温度 150~190 ℃,熔体泵入口压力 120~180 bar,工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工艺水通过多级减压膨胀 艺水压力约 40 bar,泄压压压差(即模具出口处的高
工艺水管进行颗粒处理,压力逐渐降低。更优选的是, 压热熔和水下造粒室中的工艺水)为 100~150 bar,
多级减压膨胀工艺水管为四级工艺水管,其中第一级 水下造粒室中的造粒机转速控制在 8 000 r/min。一种
工艺水管的水压为 6~40 bar,第二级工艺水管的水压 多级减压膨胀工艺水管,第一级工艺水管的水压控制
为 5~35 bar,第三级工艺水管的水压为 4~30 bar,第 在 40 bar 左右,第二级工艺水管的水压控制在 35 bar
四级工艺水管的水压为 3~20 bar。 左右,第三级工艺水管的水压控制在 30 bar 左右,第
作为更优选的实施例,模具为多孔板结构,其中 四级工艺水管的水压控制在 35 bar 工艺水管控制在 20
多孔板结构中的孔的直径为 0.1~1.9 mm。 bar。
2.2.3 生产实例 最后,通过振动筛制备粒径约为 0.5~2 mm 的热
2.2.3.1 生产实例 1 塑性微孔聚分弹性体材料。经检验,该聚分产品具有
新工艺的具有微粒大小的热塑性微孔聚分弹性体 由微孔结构和开孔结构形成的缠绕互穿风道结构。
材料按照以下配方和工艺条件制备 : 对比实例 1 与实例 1 相同,但实施例中的聚合材
其中加入相对分子质量为 150 K~300 K(K 为千) 料(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为 150 K~300 K 聚醚型热
的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 75%(质量分数,下同)、相对 塑性聚氨酯。
分子质量为 50 K~100 K 的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 20%、 2.2.3.3 结论
发泡剂 4.5%、成核剂 0.5%,其中发泡剂为 CO 2 ,成 从实例和比较例可以看出,新工艺泡沫粒子的配
核剂为碳酸钙。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满足 L/D=40,螺 方通过采用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两种聚分材料而得到
杆加热温度 160~220 ℃,静态混合器温度 140~180 ℃, 改进,利用发泡过程中发泡剂在两种高分子材料中发
熔体泵入口压力 100~150 bar,工艺水压力约 25 bar, 泡能力的差异,制备出由开孔和闭孔组成的复合孔结
卸压压压差(即模具出口处的高压热熔和水下造粒室 构的发泡颗粒。
中的工艺水)为 90~140 bar,水下造粒室中的造粒机 新工艺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具有微粒大小的热塑性
转速控制在 3 000 r/min。一种多级减压膨胀工艺水管, 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来克服现有技术
第一级工艺水管的水压控制在 20 bar 左右,第二级工 的缺陷。
艺水管的水压控制在 15 bar 左右,第三级工艺水管的 2.3 生产技术三 聚氨酯基体和膨胀热塑性
水压控制在 10 bar 左右,第四级工艺水管的水压控制 弹性体颗粒
在 15 bar 左右工艺水管控制在 50 bar 左右。 塑化剂选择的是柠檬酸三丁酯,用量从 1%~15%,
最后,通过振动筛制备粒径约为 0.5~2.0 mm 热 可以根据聚氨酯弹性体的数量,加入其他已知的合适
塑性微孔聚分弹性体材料。经检验,该聚分产品具有 的生物增塑剂。
由微孔结构和开孔结构形成的缠绕互穿风道结构。 2.3.1 生产实例 1
从实例 1 制备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内部不同 以 1,3- 丙二醇和丁二酸为原料,制备熔点为
尺度的 SEM 材料颗粒具有明显的由微孔结构和开孔形 49.3 ℃的聚(1,3 -丁二酸丙烯酯)半聚酯树脂。温
成的缠绕互穿的风道结构。空气导管延伸到材料颗粒 度由 DSC 测定。
的表面。 向装有机械搅拌器的 300 mL 三口圆底烧瓶中添
2.2.3.2 生产实例 2 加 169 g 丁二酸、137 g 1,3 -丙二醇和 0.1 g 异丙
新工艺按照以下配方和工艺条件制备 : 醇钛(iv)催化剂。将反应混分保持在约 5scfm(标
其中加入相对分子质量 Mw 为 300K~500K(K 准立方英尺)/min 的恒定氮气流量下,用超过 30 min
为千)的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 60%(质量分数,下 加热至 140 ℃后以 200 r/min 搅拌所得组分,并将温
同)、相对分子质量 Mw 为 150K~250K 的聚醚型热塑 度每 15 min 升高 10.5 ℃。一次,达到 200 ℃。每 20
·26· 第 47 卷 第 20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