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0年16期(8月下半月)
P. 40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工艺与设备 陶永亮 等·注塑过程中注射阶段射胶位置计算方法
标准规格(冰色)材料进行生产。材料颜色带蓝影影(冰 注射重量 = 注射容量 × 原料的熔融密度 × 注射效 的重量,根据产品表面要求进行自由设定,本案设定 高。像这样结构复杂,形状奇异,最容易出现熔接痕、
色),材料有室外耐候 UV-stabilized,能满足产品要 率系数 ; 三段重量为 680 g、四段重量为 580 g。 排气不良等缺陷,为消除缺陷,利用射胶分段、结合
求。 原料的熔融密度 = 原料相对密度 /1.05=PC 材料 射胶第三段行程 : 压力和速度调整。根据设备上的六段,在产品上也是
3
3
1.3 设备选择 密度 1.2 g/cm /1.05=1.141 86 g/cm 。 680×0.0877=59.7 mm 分六段。一段为浇口,二段为螺钉安装面,三、四、
[6]
模具是一出二的,中心侧浇口进料,热流道进料, 注射效率系数一般取 0.86 。 射胶第四段行程 : 五段最重要的成型段,也是消除缺陷主要分布位置,
3
3
如图 2 所示。对其进行锁模力计算,锁模力计算公式 [3] : 注射重量 =4 847 cm ×1.141 86 g/cm ×0.86=4 764 580×0.0877=50.8 mm 末端是个较平正面。对产品不好分段可用工具割开,
F 0 ≥ F=P 模 A 分 ×100 g 这个重量是设备加工 PC 时最大注塑重量。 射胶第五段行程 : 22.4 mm ,取 23 mm(前面有 称每段的重量,进行射胶位置的计算、设定和调整,
F 0 —— 注射机的公称锁模力 ; 注塑机在单位行程的注塑质量 [7] : 说 明 );射 出 终止(六 段 )18.48 mm, 取 18 mm(前 能够达到消除缺陷的目的。
P 模 —— 模内平均压力(型腔内熔体平均压力 MPa); 510/5 816=0.087 7(mm/g) 即在 1 g PC 料有 0.087 7 面保压段有说明)。
A 分 —— 塑件,流道,浇口在分型面上投影面积之 mm 行程。 对工艺进行多次试验,根据上述的计算,对六级
2
和,cm ; 配光镜产品为一模出两件,左右各一模。总重 实际走胶的位置,再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微调,直至找
F—— 注射压力在型腔内所产生的作用力,N。 量为 929 g,其中浇口重量 34 g,两件产品重 895 g, 到选择的位置,最后调整和确定其他参数(压力、速
P 模 按模内平均压力中等黏度塑料和精度要求制品 929 g 重产品射胶位置 : 度参数供参考),如表 1 所示。
图 2 汽车后灯灯体示意图
查得 34.3(MPa) [4] ,模内平均压力试验制品尺寸为 929×0.087 7=81.5 mm 表 1 参数表
.
-1
(长 × 宽 × 高)371×271×53 mm,壁厚 2.5 时测得数 假设垫料量为 18.5 mm, 故溶胶停止位置为 81.5+ 射出 起始位置 /mm 压力 /MPa 速度 /(g s ) 3 结束语
射出一段 97 120 28
据 [5] ,其投影面积远远大于本产品投影面积,在本产 18.5=100 mm 。 射出二段 75 130 34 注塑过程中射胶位置的确定是借助电子控制技术
品实际设计中可用 34.3 的 80% 为 27.36 MPa。 射胶第一段设定位置为料头质量为 34 g 射出三段 60 135 45 和传感器技术的引入,注塑机电子控制技术 20 世纪
射出四段 50 140 50
A 分 =(产品投影面积 ×2)+ 浇口流道等投影面积 射胶第一段行程 : 射出五段 23 135 40 80 年代初由日本最先应用,我国从 90 年代初应用于
射出终止 18 130 30
=(700×2)+200=1 600 cm 2 34×0.087 7=3 mm 注塑机控制部分。目前,射胶位置的确定靠分析靠计
2
F=P 模 A 分 ×100=27.36 MPa×1 600 cm ×100=4 射胶第一段设定位置 : 现有的设备上已经有六级的射胶供选择,将射胶 算得来的较理想的位置,同时也给注塑压力和速度调
377 600 N=4 344 kN 100-3=97 mm(浇口段) 第二段行程 74.6 mm,分成射出三到射出五,进行分 整带来了方便,由于计算较繁琐,计算方法使用的人
选择海天注塑机型号 : SA10000/8400U,螺杆型 射胶第二段设定位置为产品质量的 95%,即 : 级注塑,便于消除成型中的缺陷。 员不是很多。随着计算机技术引入到注塑机控制中,
号: B-D110 螺杆直径 Φ110 mm,锁模力 10 000 kN 95% ×895=850.3 g 注塑射胶位置的计算需要工艺人员在平时对不同 智能技术引入 [9] ,在不久的将来 CAE 模流分析技术引
3
注塑容量 4 847 cm ,完全能满足产品注塑要求。 射胶第二段行程 : 材料加工时,对每克材料所需要螺杆的行程有较明确 入到注塑机控制系统中,射胶位置位置的计算就不需
模 温机 :选 择 三台 油 温机 调 节 温度 最 高在 120~ 850.3×0.087 7=74.6 mm 的记录,到时候可以直接选用。在实际生产中,多数 要人工计算了,只要输入塑件的 3D 模型,让系统给
140 ℃,以保证注塑工艺调节。 射胶第二段设定位置 : 工艺人员通过短射法来确定射胶位置,或者先设定一 出射胶位置分段和注塑工艺,减少报废,提高效益,
97-74.6=22.4 mm (全部产品成型段)(即射出的 些位置再通过注塑产品后来调整,这两种方法都要用 指日可待 [10] 。
2 注塑量位置计算 尾端,是案例中射出五段位置) 材料进行调试,逐步找到比较合适的位置,对无论有
根据理论注射容量= ( 注塑机 ) 料筒截面积 × 螺 射胶最后段设定位置为产品质量的 5%,即 : 否实践经验的人员都是一种考量,每个单位对工艺人 参考文献 :
[1] 王立敏,朱成杰,于景贤,等 . 注塑过程中注射保压阶段最小
杆行程,计算设备螺杆行程(也称料筒长度)。 5% ×895=44.75 g 员调试车用料的考核都是很严格的,工艺人员先对射 运行时间控制方法 [J]. 工程塑料应用,2016,4(4):53~56.
设备螺杆有效行程计算 : 射胶最后段行程 : 胶位置进行分析后计算,进行设定可以减少一些材料 [2] 陶永亮 . 直线位移传感器在注塑机上的应用 [J]. 电子科技,
3
S= 注塑容量 / 螺杆截面积 =4 847 cm /(3.14×11 2 44.75×0.087 7=3.92 mm 浪费。 2012,25(10):134~137.
[3-4] 谭雪松 . 林晓新 . 温丽 . 新编塑料模具设计手册 [M]. 北京 :
/4)=51.02 cm =510 mm 。 射胶最后段设定位置 : 注塑工艺中注塑压力和注塑速度都是建立在射胶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1:245~246.
螺杆有效最大行程在有的设备中有直接表示出 22.4-3.92=18.48 mm(保压段) 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设定或调整。没有射胶 [5] 李秦蕊 . 塑料模具设计 [M].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来,有的设备没有表示出来的,需要做计算的。 与垫胶量 18.50 mm 基本吻合。注塑到最后段为 位置的设定注塑压力和注塑速度都是徒劳的。对于表 1991.7:113~114.
[6] 注塑机理论注射容量怎么计算转换为注射重量 [2015-10-25]
注塑量位置计算 : 产品质量的 5%,以位置进行切换保压。在实际生产 面要求严格,形状奇异,结构复杂的产品(如图 2 所
https://wenda.so.com/q/1478031687724133.
注塑机在有效行程内射出质量 = 注塑容量 ×PC 材 中射胶第二段行程往往会被分解为两段,形成三、四 示),是通过射胶位置的设定,结合压力和速度的调整, [7-8] 崔继耀 . 谭丽娟 . 注塑成型技术难题解答 [M]. 北京 :国防工
3
3
料密度 =4 847 cm ×1.2 g/cm =5 816 g。 级射胶,特别是要求高产品,更需要多级射胶去完成 来解决注塑中出现的缺陷,由此射胶位置设定在整个 业出版社,2007.6:20~26.
上面两项是对注塑机螺杆行程,注塑 PC 时设备 的。 注塑工艺起着重要的作用 [8] 。 [9] 陶永亮 . 注塑过程智能控制方法及应用实例 [J]. 橡塑技术与装
备(塑料),2019,45(16):38~41.
的最大射出质量,最大射出质量是理论值,在实际中 射胶第三、四段设定位置为产品质量第二段时重 图 2 所示的汽车后灯灯体,PC+ABS 材料制作, [10] 陶永亮,姚科 . 注塑工程控制技术和智能化发展趋势 [J]. 工业
还要考虑注射效率系数。 量 850.3 g 进行分成三段和四段的重量,三段和四段 左右对称。灯体表面需要镀铝处理,对毛坯的要求很 控制计算机,2019,32(4):17~20.
·22· 第 46 卷 第 16 期 2020 第 46 卷 ·2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