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2021年11期
P. 75

技术文摘 ■


                                                                  况,严格把控各工序施工时间节点。为了普及单组份聚
                                                                  氨酯在道路方面的应用,对单组份聚氨酯的固化规律及
                                                                  黏结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拔
                                                                  试验、剪切试验研究了2种单组份的固化规律和黏结特
                                                                  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固化条件下,PU-Ⅰ和PU-Ⅱ
                   技术文摘                                           的异氰酸酯指数逐渐下降,而脲基指数则逐渐增长;固
                                                                  化4d后,聚氨酯的异氰酸酯含量和脲基含量变化较小,
                                                                  且4~7d的PU-Ⅰ的异氰酸酯指数和脲基指数的变异系
                                                                  数分别为10%、2%,PU-Ⅱ的异氰酸酯指数和脲基指数的
                                                                  变异系数分别为2%、2%,属于小变异,表明该材料已基
                                                                  本达到完全固化状态。聚氨酯黏结体系的拉拔强度和
                丁羟推进剂多功能助剂的合成及性能                                  剪切强度随着固化时间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且石料-

                                                                  聚氨酯-石料黏结体系界面间的拉拔、剪切强度均优于
                   摘要:在多羟基、多胺基聚丁二烯(AEHTPB)
                                                                  石料-聚氨酯-橡胶、橡胶-聚氨酯-橡胶黏结体系,橡
               基础上,通过羟基的氰乙基化反应,制备了一种多氰
                                                                  胶-聚氨酯-橡胶黏结体系界面的拉拔强度最差,石料-
               基、多胺基聚丁二烯(AEHTPB-CN)。通过红外光谱、
                                                                  聚氨酯-橡胶黏结体系的剪切强度最差。
               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产物的黏
                                                                      关键词:单组份聚氨酯;固化规律;黏结特性;异
               度、玻璃化温度、羟值、胺值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分
                                                                  氰酸酯指数;脲基指数
               析。考察了AEHTPB-CN对黏合剂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
               并通过装药实验探究了AEHTPB-CN对丁羟推进剂力学性
                                                                  8261)
               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EHTPB-CN的加入可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21,05
               有效提高HTPB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其原因是AEHTPB-
               CN分子中的氰基与氨基甲酸酯基团形成氢键,提高了
                                                                   聚酰亚胺纤维纬编织物增强橡胶基
               弹性体的内聚能密度。装药实验结果表明AEHTPB-CN
               在丁羟三组元、丁羟四组元推进剂中均表现出良好的                                       复合材料冲击性能
               键合、降速效果。添加AEHTPB-CN后可使丁羟三组元                            摘要: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复合材料在冲
               推进剂常温环境下拉伸强度提升43.3%,伸长率提升                          击作用下因增强织物和橡胶基体变形不协调导致的破
               91.3%,推进剂燃烧速度降低11.4%;可使丁羟四组元                       坏问题,基于罗纹纬编结构,设计制备了两种纤维细
               推进剂拉伸强度提升35.4%,伸长率提升62.0%,推进                       度、三种线圈长度和两种铺层结构的聚酰亚胺纤维纬
               剂燃烧速度降低10.5%。                                      编织物增强丁腈橡胶(NBR)复合材料,测试并分析
                   关键词: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丁羟推进剂;                       了增强结构对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化学改性;界面键合;多功能助剂                                    明:选用大丝束纤维、长线圈以及正交铺层的复合材
                                      《含能材料》,2021,10              料具有更高的冲击峰值载荷和吸能。采用轮廓仪和显
                                                                  微镜观测冲击损伤形貌,在20.1J冲击能量下试样均未
                 单组份聚氨酯固化规律及黏结特性                                  被穿透,基体沿纤维方向产生裂纹并沿厚度方向产生
                                   研究                             塑性变形是复合材料主要的损伤模式。
                                                                      关键词:聚酰亚胺纤维;纬编织物;丁腈橡胶;复
                   摘要:单组份聚氨酯是一种反应型胶黏剂,其力
                                                                  合材料;冲击性能
               学性能优于常规沥青结合料,但聚氨酯的反应过程易受
                                                                      基金资助: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9JCYBJC183
               到温度、空气、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聚氨酯混合
                                                                  00);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项目(TD13-5043)
               料的摊铺、碾压施工过程中,需结合现场温、湿度工
                                                                                    《复合材料学报》,2021,10



                                                                         2021年 总第59期 第5卷 第11期              4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