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2019年5期
P. 33
政策时事 Policy and News Policy and News 政策时事
只,同比增长17.07%,发行规模 《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则包含12大 请贴息的手续较为复杂,导致数量
达2675.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类。 大、涉及面广的中小型企业无法享
8.02%。至此,中国成为全球绿色债 其中被发改委列入绿色债券项 受到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所带来的红
券市场最大发行来源之一。 目范围的技术产业化、节能环保重 利,未对金融机构、企业形成有效
根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 大装备等项目,未出现在人民银行 的激励效果。
专业委员会2015年12月22日发布的 的目录中。导致同一绿色项目在不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约束机
《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对绿 同监管下的标准不统一,给市场参 制,目前所发布的绿色金融标准没
色债券按照募集资金的用途进行划 与主体造成一定困惑。 有对融资渠道达成全面覆盖,例如
分,共分节能、污染防治、资源节 此外,缺乏广泛认可的绿色认 绿色信贷标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
约与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 证及评级标准。对于绿色认证及评 行了约束,但企业仍可通过其他的
源以及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六 级,现以民间机构和企业自发探索 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而未约束的金
类。 为主,导致不同的机构采用的认证 融机构出于自身商业利益的目的,
2018年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主 标准均不相同,认证评估的结果以 继续对界限不明确甚至污染项目给
要投向清洁能源领域,发行金额为 及评估报告的表现形式也都存在很 予金融支持;甚至一些污染企业将
229.98亿元;其次为清洁交通领 大的差异。所形成的结果现已具体 自己的项目包装成绿色项目,以获
域,需指出的是投向清洁交通领域 运用到绿色金融业务当中,对投资 得融资,未达到环境保护及治理的
的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由2017年73亿 者进行投资造成了一定阻碍。 目的。
元大幅度提升至202.5亿元。 (2)信息披露标准以及共享机
从第三方评估认证来看,2018 制不完善 3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建议
年发行的111只绿色债券中,有85 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及 基于上述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
只经过第三方认证评估,占比达 共享机制,导致信息不对称,为绿 在的不足及制约,结合目前绿色金
76.58%,相比2017年66.09%的占比 色投融资带来困难。因缺乏统一的 融发展现状,以及国际市场绿色金
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由于目 信息披露标准,各企业信息披露形 融发展所带来的借鉴,我们认为应
前我国对于绿色债券的界定标准存 式及内容不尽相同,这一方面造成 通过加快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工作、
在两种版本,第三方评估认证制度 了企业为维护自身形象在披露的信 加强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加快绿色
尚不健全,导致各机构在评估认证 息中存在避重就轻、选择性披露等 金融激励政策出台等手段推动绿色
流程、内容、形式等方面未达成统 问题;另一方面导致披露的信息质 金融在我国的顺利发展。
一,在一定程度上对债券评估造成 量不高,且不具有有效的可比性, (1)加快绿色金融标准统一制
影响。 这些因素增加了评估机构的评估难 定工作
度,同时降低了投资者对其进行投 对绿色金融标准进行明确,可
2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不 资的欲望。 有效防范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出
足 同时各政府部门间相关信息的 现的“洗绿”现象,同时也为绿色
(1)标准体系未形成系统 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完全,没有统一 金融后续政策的出台及实施提供有
首先,绿色项目未形成统一的 的绿色信息发布与查询平台以及绿 力的基础及依据。在标准制定过程
界定标准。目前对于绿色债券的绿 色项目信息数据库,导致存在信息 中尽可能整合,避免交叉重叠,对
色项目界定标准存在人民银行《绿 不对称、信息碎片化等问题,增加 同类标准间存在的分歧进行统一,
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与发改委 了机构、投资者等搜寻、识别绿色 以确保标准的通用性及实施的统一
《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两个版本, 项目和绿色债券的成本。 性。
即对绿色项目的界定范围存在一定 (3)激励及约束政策不完善 如制定可通用的统一绿色项
差异。如人民银行发布的《绿色债 我国目前主要靠政府贴息、补 目目录,对债券、股票、基金等进
券支持项目目录》将绿色债券项目 贴等政策来提高绿色产业的经济价 行指引。同时目录应结合国家生态
分为6大类31小类;发改委发布的 值,支持力度相对较小,且由于申 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及未来发展趋
China Rubber/Plastic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9.0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