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2017年10期
P. 77
技术文摘专栏
Abstracts column
及正常工况下的受力情况。 提出如何精准设定刀轴前 度和拉伸强度更高。
进压力,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关键词】高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高乙烯
关键词 :大型挤压造粒机组;水下切粒装置; 基聚丁二烯橡胶;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硫化剂DCP
切刀;模板;刀轴前进压力 《橡胶科技》,2017,09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7,19
一种硫化机中心机构缸体
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内径珩磨装置设计
【摘要】通过物理共混法制备出各组分分散均 摘要 :设计一种硫化机中心机构缸体内径珩磨
匀的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硫化剂、防老剂、耐 装置,它通过千叶轮的高速运转来珩磨中心机构缸体
寒增塑剂的种类及用量对丁腈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 内径,而此转动来源于电机。千叶轮通过磨头夹固
响。结果表明:当防老剂体系为4010NA/RD/AW/NBC/石 定,磨头夹经固定杆、传动轴固定在一定的水平面
蜡,用量分别为1,1,1.5,2,1质量份时,丁腈橡胶 上。本设计能有效解决转速问题,使抛光更加均匀,
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空气和耐臭氧老化性能;当 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耐寒增塑剂为DOA且其用量为6质量份时,丁腈橡胶复 关键词 :硫化机;中心机构;珩磨装置;设计
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低温和耐油老化性能;采用复合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7,19
硫化体系DCP/S/DM/CZ且用量分别为2.5,0.5,0.3,
0.5质量份时,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耐热空气老化和
耐低温性能较好;当NBR(35%)/NBR(26%)、ZnO、SA、 未硫化天然橡胶应变诱导结晶
N550、S、DM、CZ、DCP、DOA、4010NA、RD、NBC、 对其分子运动的影响
AW、石蜡的加入量分别为50/50,5,1.5,60,0.5,
【摘要】天然橡胶的应变诱导结晶(SIC)行为被
0.3,0.5,2.5,6,1.5,1,1,1.5,1质量份时,丁
认为是导致其产生优异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而分子
腈橡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动力学作为联系聚合物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桥梁,
【关键词】丁腈橡胶;耐低温性能;耐油性;耐
研究SIC行为对于其分子运动能力的影响有助于更深
老化性能
层次地理解天然橡胶优异性能的来源。文中采用同步
《机械工程材料》,2017,09
辐射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探究了未硫化天然橡胶(NR)
的应变诱导结晶行为,结合宽频介电松弛谱研究了天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对不同构型 然橡胶中聚异戊二烯橡胶烃分子在不同应变下的分子
运动能力,包括链段松弛模式(SM)和整链松弛模式
聚丁二烯橡胶性能的影响 (NM),并进一步探究了单轴拉伸过程中天然橡胶分子
【摘要】研究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硫化剂DCP/助 动力学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常温下
交联剂TAC)对两种构型的聚丁二烯橡胶(BR)[高顺式 以0.01s 的应变速率进行单轴拉伸时,NR在应变3.0
-1
1,4-聚丁二烯橡胶(BR9000)和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 附近开始出现结晶,在结晶前后,NR中的分子运动能
(HVB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R9000和HVBR胶料的 力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结晶前,随应变增大分子链逐
硫化速度均随硫化温度升高或硫化剂DCP用量增大而加 渐沿拉伸方向取向,SM对应的介电强度(Δε)和松弛
快;交联密度受硫化温度影响较小,与硫化剂DCP用量 时间(τHN)分别增大和缩短,同时SM和NM对应的理想
成正比;与BR9000分子中主链碳-碳双键及烯丙基位氢 玻璃化转变温度(T0)都出现明显的上升;结晶后,结
(α-H)相比,HVBR中位阻更小的侧基碳-碳双键及属于 晶度随应变增大而提高,晶体限制了SM和NM松弛,因
叔碳原子氢的α-H反应活性更高,硫化剂DCP分解产 此,二者对应的Δε随应变提高逐渐减小,τHN随应
生的自由基易与之结合形成活性交联点,实现有效交 变提高而延长。进一步地,结晶前NR橡胶烃分子链取
联,HVBR胶料的硫化速度较BR9000胶料更快,交联密 向使链段运动加快有利于分子链排入晶格。
第1卷 第10期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