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2018-23
P. 41

理论与研究                                        康永 等·三种硫化体系对溶聚丁苯橡胶及 1052 硫化胶影响分析


                                                                  应力的变化规律 : EV > SEV > CV ;而 1502 硫化胶
                                                                  的 100% 定伸应力的变化规律与 T2000R 相反。而且
                                                                  有效硫化体系硫化的 T2000R 的定伸应力要比 1502 的
                                                                  高。
                                                                     (3)与有效和半有效的硫化的 T2000R 相 比,
                                                                  1502 的扯断伸长率均比较大。
                                                                     (4) 三 种 硫化 体 系 对 T2000R 和 1502 硫 化 胶 的
                                                                  撕裂强度的影响规律相同,其硫化胶的撕裂强度的关
                                                                  系是 CV > EV > SEV。
                                                                     (5)对于 T2000R 胶 料,CV 体系硫化胶的压缩
                                                                  温升要大于 EV 和 SEV 体系的。T2000R 硫化胶的硬
                                                                  度均稍大于 1502 的。
                      图 7 硫化体系对胶料阿克隆磨耗的影响
                                                                  参考文献 :
                为 T2000R 分子结构中苯乙烯含量较高的原因。                         [1]   谢遂志,刘登祥,周鸣峦 .  橡胶工业手册 ( 第一分册 ) 生胶与
                    橡胶在硫化过程中,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橡胶                             骨架材料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分子链的运动受到限制,产生一定变形所需要的力,                           [2]   梁星宇,周木英 .  橡胶工业手册 ( 第三分册 ) 配方与基本工艺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2
                即模量变得更大。静态模量就是通常的应力 — 应变的
                                                                  [3]   张殿荣,辛振祥 .  现代橡胶配方设计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
                缓慢应力。而动态模量通常以正弦波方式快速测定的                               版社,2001.
                应力 ( 快速施加和快速消除的变形应力 )。静态模量接                       [4]   贾毅,张立侠 . 橡胶加工实用技术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近纯胶的变形行为和应变成正比 ;而动态模量反映了
                                                                  [5]   付文波 . 适用于高档汽车密封条的三元乙丙橡胶技术开发 [D].
                橡胶黏弹性质。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扯断伸长、永                               上海 : 华东理工大学,2011.
                久变形、蠕变、滞后损失都在降低,硬度增加,对刻                           [6]   马军,雷昌纯,冯予星 .  EPDM 共混改性研究概况 [J].  合成
                                                                      橡胶工业,2000,23(3):186~191.
                痕的抗力也增加。
                                                                  [7]   王靖 .  橡胶补强的化学特性 [J].  世界橡胶工业,1998,25(3):
                                                                      41~49.
                                                                  [8]   王靖 .  橡胶补强的化学特性 ( 续 )[J].  世界橡胶工业,1998,25
                                                                      (4):47~50.
                                                                  [9]   张士齐,贾红兵,刘卫东 . 填料-橡胶的化学和物理作用及其
                                                                      对补强的影响 [J]. 橡胶工业,2003,50(4):201~204.
                                                                  [10]  木样 .  橡胶填料补强的化学机理 [J]. 炭黑译丛 .  2005,(3):
                                                                      14~18.
                                                                  [11]  陈俊敏,刘长安,王国斌 . 炭黑对橡胶补强机理的研究 [J]. 沈
                                                                      阳化工 . 1994,(4):28~31.
                                                                  [12]  韩文 . 非炭黑 ( 或白炭黑 ) 类新型橡胶补强剂的开发 [J]. 精细
                                                                      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4,(8):17~18.
                                                                  [13]  Tanaglia Tiziano. Ziegler~Natta catalysts for manufacturing
                                                                      of l ow crystal li ni ty ethylene copol ym er rubber [P].
                                                                      EP544340,1993.
                                                                  [14]  Akiyama  Takashi. Manufacture of synthetic rubberP].
                                                                      JP61268707,1986.
                         图 8 硫化体系对胶料硬度的影响                         [15]  Takao Hivoyoshi. Manufacture of heat-and oil-resistant
                                                                      ethylene propylene.
                3 结论                                              [16]  杨坤民,陈福林,岑兰,等 . NR/EPDM 的共硫化 [J]. 特种橡
                   (1)对于 T2000R 胶 料,CV 体系硫化胶的拉伸                       胶制品,2005,26(2):3~5.
                                                                  [17]  Oliveira M P,Giordani D S. Santos  A M.  The role of
                强度最高,EV 体系的次之,而 SEV 体系的最低。
                                                                      itaconic and fumaric  acid  in the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2)三种硫化体系的 T2000R 胶料的 100% 定伸                      of methyl methacrylate and n~butyl acrylate [J]. Eur Polym



                2018     第   44 卷                                                                       ·5·
                      年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