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2018-23
P. 106
橡塑技术与装备(橡胶)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UBBER)
开发的一代试验机 —— 新机械结构,新电控系统,新 的功能。在设备背面有一套可用于存储轮辋的存储架,
上位机管理软件。该机型可全自动实现轮胎的动平衡、 可最多存储 4 套轮辋,用户只需在触摸屏操作即可在
偏心度各项性能指标的在线检测,其设备稳定性、测 5 min 内将所需规格轮辋更换到位。轮辋更换后不需
试精度、测试效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要标定,只进行偏心补偿的操作即可。标定过程由原
众所周知,轮胎检测设备是检验轮胎质量的一把 来的 5 步减少为 1 步,比传统的人工换轮辋效率提高
尺子,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由于检测设备 了 80% 以上。
的机、电、软件结合非常紧密,各环节稍有偏差,设 在激光传感器的选择上,软控与合作伙伴开发了
备精度就受影响,所以供应商必须具备雄厚的技术实 线扫描激光传感器测量系统。该系统专为轮胎测量行
力,这也是国内检测设备厂商稀缺的重要原因。据检 业定制,测量范围宽,可将轮胎胎侧、胎面全覆盖,
测事业部总经理姜瑞君介绍,软控研发轮胎检测设备 避免漏检问题的发生 ;数据采集频率高,可在一秒钟
已有 17 年历史,一直在提升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第 内采集完所有偏心度信息,并将结果直观地显示在上
三代全钢动平衡试验机一经研发成功便得到国际高端 位机上,数据采集效率比上一代机型提高了 67% ;在
客户认可,这在软控检测设备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动作工艺上,该设备还首次应用了激光传感器的自适
其一,改进机械结构及软件架构,设备稳定性大 应定位技术,减少了人员操作,提高了设备应用效率。
幅提升。 在美洲客户现场,YLHP-Z1625 型动平衡设备经
研发团队改变了主机以及自动换轮辋的机械结 过两个多月的安装调试,用户先后进行了多次不同规
构,在主轴材质选择及热处理工艺选择上,研发人员 格轮胎的测试,动平衡测试精度、偏心度测量精度相
咨询有关专家,对标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主轴材料硬 关性、测试效率均达到客户要求并成功验收。这意味
度,其耐磨性提高了 2~3 倍,保证了主轴轴孔定位精 着软控第三代全钢动平衡试验机获得了国际高端客户
度的稳定性。 的验证,完全具备了推向全球市场的条件。
新版管理控制软件采用全新编程语言、模块化架 ( 软控供稿)
构设计,梳理了条码扫描、称重、偏心度、零角度识别、
控制系统配置等各个功能模块,实现了根据用户需求
20 号胶上市,充分利好轮胎产业?
定制匹配,重新定义了上下位机交互节点,提高了数
Appears on the market of the 20th rubber fully
据采集的稳定性。 beneficial to tire industry?
其二,优化控制算法,动平衡重复精度 4 g,偏
近期,上海期货交易所将 20 号胶作为特定期货品
心度重复精度 0.05 mm。
种的立项申请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这意味着
技术人员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及实践经验,大幅提
轮胎制造的原材料 “ 大户 ”20 号胶将正式登陆上期所,
高了机械加工精度 :主轴回转精度小于 0.01 mm,轮
有行业人士表示,这将是对国内的轮胎等橡胶制品企
辋跳动度小于 0.03 mm。在控制技术方面,优化了控
业的一大利好。
制算法,使主轴错位角度小于 1°。
据了解,20 号胶是现在天然橡胶中最主要、最具
研发团队优化了轮胎输送定位工艺,将测试工位
代表性的品种,是国内轮胎等制造商主要使用的原材
输送由滚筒改为了同步带输送方式,取消了原有的定
料,在橡胶原料中占比达到约 80%,主要用于生产全
中装置轮胎定位,完全靠伺服驱动同步带定位。项目
钢胎、半钢胎、斜交胎等。
组还在控制方案上增加了两组对称分布的光电开关,
据统计,2016 年我国 20 号胶的消费量大约为
可提前准确判断轮胎装卡位置是否正确,彻底解决了
307 万 t,但长期以来,国内的原材料公司因无法生产
定位偏差大、轮胎装卡歪斜等问题,保证了测试结果
杯胶而无力满足制造业对 20 号胶的需求,只能通过从
准确性,设备的重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印尼、泰国等国家进口。
其三,改进动作工艺,测试周期缩短为 50 s。
了解到,新加坡交易所(SICOM)有 20 号胶的
研发团队对每一个动作分解优化、统筹考虑,制作了
期货合约,这就使其成为了全球天然橡胶产地(现货)
动作工艺时序图,最终测试周期控制在了 50 s,测试
的定价中心,为此,全球约 70% 的轮胎制造商在新加
效率比上一代机型缩短了 10 s。
坡设有采购中心。
为了方便用户操作,设备还具有全自动更换轮辋 此次,上期所上市 20 号胶将会让全球的橡胶生产
·64· 第 44 卷 第 2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