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2年10期
P. 63
理论与研究 明皓 等·聚合物基防腐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仅 X 型 划 痕 处 会 出 现 图 2(c)、(d) 所 示 的 点 状 腐 蚀, 的基体表面,曾涂覆 PANI/SiO 2 水性涂料的碳钢板长
其他区域均与盐雾试验前的基体形貌无明显差异,表 时间暴露于空气后,表面电位发生了正移,且正移数
明该复合材料涂层具有良好的腐蚀防护效果。 值超过 300 mV。结合涂层在盐溶液中 24 d 的变化,
可能是因为基体表面逐渐形成了钝化膜,直接导致了
基体表面电位的正移。
(a) 盐雾试验前的基体形貌 ; (b) 鼓泡处的基体形貌 ;
(c) 点状腐蚀形貌 ; (d) 点状腐蚀放大形貌 ;
(e) 腐蚀坑形貌 ; (f) 腐蚀严重部位的基体形貌
图 2 盐雾试验后剖去涂层的基体显微镜形貌
2.3 开路电位分析
图 4 刮去涂层的碳钢基体表面开路电位图
由于盐酸作为掺杂酸时样品表现出相对较好的防
2.4 交流阻抗谱分析
腐效果,故对该系列涂层进行进一步测试。如图 3 所示,
图 5 显示了不同酸掺杂的 PANI/SiO 2 防腐涂层在
含 HCl-PANI/20%-SiO 2 水性涂层的样板(A20),在
3.5% 的 NaCl 溶液中的初始开路电位(OCP)约为 -268 3.5% 的 NaCl 溶液中的交流阻抗谱图。可见,6 个样
板的 Bode 谱图有明显差异,但大部分样板的响应范
mV,浸泡 24 h 后上升至最大值 -92 mV,然后开始
围在 10~100 kohm 之间。Bode 谱图在高频区出现弧
缓慢下降,浸泡 7 d 时下降到最小值 -254 mV,然后
形,表现为容抗性 ;中低频端呈线性,表现为纯电阻
又开始逐步上升,到 24 d 时基本恢复至浸泡 24 h 的
特性。浸泡初期,涂层体系主要表现为容抗特性,表
水平。
明短期的浸泡过程中基体几乎未发生腐蚀,验证了涂
层对碳钢具有很好的腐蚀防护效果。当盐酸作掺杂酸
时, 其 Bode 谱图的响应范围明显小于其他掺杂酸,
这也进一步间接证明了盐酸样板更优异的防腐性能。
2.5 极化曲线分析
图 6 为样板在 3.5 % 的 NaCl 溶液中的动电位极
化曲线,(a)为裸碳钢空白样板,(b)为 2.1 节中编
号 A7 的样板,(c)为 A20 样板。从图中可以看出,
碳钢基体的腐蚀电位为 -750 mV,仅含 HCl-PANI
的样板腐蚀电位为 -330 mV,涂覆 HCl-PANI/20%-
图 3 HCl-PANI/20%-SiO 2 涂层在 NaCl 溶液中的开路
电位图 SiO 2 水性涂料的样板的腐蚀电位为 -30 mV,明显高
于前两者的电位。可见,相比于仅含 PANI 的样板,
将覆盖涂层的样板置于空气中 3 个月后,轻轻刮
SiO 2 的加入使腐蚀电位大幅度提高。比较极化曲线的
去防腐涂层,可测得碳钢基体的开路电位曲线。如图
阳极区可以发现,相同的电位下,样板 A20 具有更低
4 所 示,(a) 为刮掉涂层后直接测得的开路电位,(b)
的腐蚀电流密度。A7 和 A20 都出现了明显的钝化区,
为将碳钢基体用砂纸打磨光滑后再次测得的开路电位。
且 A20 的维钝电流密度更低,这表明对碳钢具有更好
通过前后两条开路电位曲线的对比,发现相对于光滑
年
2022 第 48 卷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