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2年10期
P. 134
橡塑技术与装备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业正迎来创新发展、升级换代的重要机遇期。我国拥 今年 1~5 月,中国塑机主要经济指标下滑。其中,
有广阔的应用市场、良好的发展环境及完善的产业生 营收 348 亿元,同比减少 7% ;利润总额 32 亿元,同
态,机器人在我国机器人产业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潜 比减少 12% ;产量 12 万台 ( 套 ),同比减少 13%。出
力。 口交货值 49 亿元,同比增长 3.6%。
摘编自 “ 智能制造网 ” 另一方面,中国塑机向外伸展的 “ 筋骨 ” 面临打击。
目前,行业在 “ 走出去 ” 时不得不应对全球化带来的
苦练内功占先机,国产塑机行业发 贸易保护主义挑战,印度对华塑机反倾销调查就是一
展潜力仍不可小觑 例。
Hard work takes the lead, and the development 对此,中国塑机积极应诉印度反倾销调查,对其
potential of the domestic plastic machinery industry 他国家形成了正面示范效应,进而为在多边贸易规则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中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基础。2022 年 5 月 26 日,印
近日,2022 中国塑料机械行业优势企业评选结果 度 商 工 部 发 布 公 告 称, 财 政 部 未 接 受 其 于 2022 年 2
公示。该评选工作由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组织,分 月 16 日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塑料加工机械或注塑
别以 “ 主营业务收入 ” 和 “ 净利润 ” 为主要经济指标 成型机作出的反倾销终裁结果,决定不对中国涉案产
进行排序,确认出 “2022 中国塑机制造业综合实力 30 品征收反倾销税。
强企业 ”、 “2022 中国塑料注射成型机行业 19 强企业 ” 挑战与磨炼并行,那么注塑机未来需求增长点又
等名单。 在哪儿?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将为行业注入源
从细分榜单来看,海天塑机依旧牢牢占据着 C 位。 源不断的新动能。
以 2021 年主营业务收入为主,综合实力前五名的另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发展势头依旧迅猛。
外四家企业分别是伊之密、上海金纬、震雄集团和大 据了解,从年初至今,中国几家本土注塑机头部企业
橡塑。按 2021 年净利润排序,排名则略有波动,第 陆续公开宣布了与比亚迪展开合作的消息。如 : 3 月,
二至第五名为上海金纬、伊之密、震雄集团和泰瑞机 海天为比亚迪提供一批大型多组份注塑机,应用于多
器。 色车灯生产 ; 5 月,近百台震雄注塑机将用于生产比
塑料机械工业是加工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 “ 工 亚迪 “ 汉 ”、“ 唐 ”、“ 宋 ” 等当前主流的新能源车型
作母机 ”,所有塑料原料均需经过塑料成型设备进行 内不同尺寸的内外饰件 ; 7 月,18 台伊之密二板式注
制造生产。据统计,注塑机产值占塑料成型设备总产 塑机陆续入驻比亚迪合肥工厂,专用于生产空调等内
值的 40% 以上,是产量最大、使用量最多的塑料加 外饰件 ......
工设备。我国注塑机制造企业大多集中在浙江、广东 熟悉比亚迪的人士透露,今年比亚迪集团各生产
以及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行业上市企业有海天国际 基地对注塑机产品的订单总金额大约在 30 亿元上下。
(01882.HK)、伊之密 (300415.SZ)、拓斯达 (300607. 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粟东平也曾表示,
SZ)、泰瑞机器 (603289.SH) 等。 2021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厂商比亚迪等订购了约 20 亿
纵览全局,我国塑料机械行业实现了 “ 十四五 ” 元中国注塑机。这必将拉动更多新能源汽车企业采购
的良好开局。但应看到,在疫情分散蔓延、成本上升 中国塑机,国内的注塑机行业可充分享受这一市场。
幅度大等多重挑战下,塑料机械行业难以独善其身。 从长远眼光看来,塑机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可期。
一方面,行业发展面临一定时期较大的下行压力。 对于最近一两年市场下行压力,企业应增强信心并迎
根据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数据测算, 难而上。除了做好主导产品的同时,还应强化自身的
2021 年我国塑机产量 34 万台,同比增长 7% ;营业收 市场适应性,拥有捕捉行业风向的能力,为新领域分
入 949 亿元,同比增长 17% ;利润总额 94 亿元,同 得一杯羹而储蓄力量。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浪费任何
比增长 11% ;营收利润率 10%,与 2020 年持平。但 一场危机,继而内化为利己的契机。
由于成本上升幅度超过了收入增长幅度,利润空间受 摘编自 “ 塑料机械网 ”
到压缩。 (R-03)
·80· 第 48 卷 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