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2年1期
P. 53

综述与专论                                                          鞠洪振·橡胶机械行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考


                代和生产跨越式发展,成为橡胶工业第二个 “ 黄金发                         动力。评价应当是全方位的,包括新产品研发、老产
                展时期 ”。继 “ 十三五 ” 群体创新之后,“ 十四五 ” 将                  品性能改进,及至创新原理、建设施工规范等,让创
                迈入以自主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建设橡胶工业强国                           新扎实起步,行端走正。
                的新征程。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将构成橡胶工业含                              (4)强化标准制定,把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纳入
                金量更高的第三个 “ 黄金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将                        标准轨道
                是橡机工业大展宏图的最佳机遇期。                                      以轮胎为例,前些年,欧盟实施 REACH 法 规,
                    经过改革开放 40 余年的发展,橡机行业当前有着                      近几年又实施标签法,无一不是在以先进的高标准强
                突出优势。一是 “ 十四五 ” 期间,轮胎等主导橡胶产                       制提升轮胎使用的节能、安全、环保性能, “ 逼上梁山 ”。
                品压缩低端、改造中端、发展高端已大面积展开,生                           实现橡机高质量创新,起码需有先进的团标,标准先
                产企业及行业对国内橡机创新产品高度认可,对融合                           行,也是势在必行。
                发展给予极大的期望 ;二是中国橡机品牌产品在国际                             (5)骨干企业、知名品牌企业应做到更大更强
                市场上已站住了脚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橡机行业                              品牌是市场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具体表现。而
                本身对于持续创新,提升发展质量,提高发展水平已                           其背后是强大的生产力和生产集中度。规模小,产量
                形成基本共识,并着力付诸新的实践。                                 小,就不可能有大品牌,品牌和生产力相辅相成。橡
                    橡机厂与橡胶厂、原配件生产厂上下游双向结合,                        机企业多、小、散的状况亟待改变。现有橡机骨干企
                按市场需求共同改进设备、研制新产品,可以说是这                           业坚持走向大而强,同时伴随子午胎产品布局海外,
                些年创新发展的基本做法,且卓有成效。但也要看到,                          橡机公司向跨国公司方向发展,变产品出口为品牌、
                以系统的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技术、标准及资本输出,很值得探讨和实施。
                建设橡胶工业强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系统工程。同                              (6)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橡机工业,关键在人才
                时,要及时跟上国际市场的前沿技术、最新研究,进                               发扬传统,向军工学习,有一代又一代的科研领
                行原始创新,也还需要一番苦功,知不足而奋进。                            军人才,有目标远大、埋头科研的技术团队,有扎实
                   (1)“ 十四五 ” 期间,橡机工业需继续强化基础                      苦干、一丝不苟的大工匠,有以厂为家、稳定的职工
                研究,并不断开展理论创新                                      队伍形成的产业工人大军,这是人才培育、人才建设、
                    针对生产装备节能、环保、碳排放等这一国际性                         人才使用的方向。在国家大力倡导 “ 大工匠精神 ” 的
                的普遍短板开展潜心研究,创造出中国橡胶机械工业                           氛围下,应当能做到。
                新的理论体系,引领支撑节能环保装备的原始创新,                               基础研究、创新体系、评价机制、标准制修订、
                居于世界前沿的产品创新,与国际市场上橡机理论和                           品牌培育、队伍建设、扶优扶强都是基本的工作,是
                产品创新比拼,可以说是机会难得。                                  走向胜利的根本。锲而不舍,必有成效。
                   (2)发挥制度优势,创建新的创新体系
                    过去由国家产业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协调,由                         3 众志成城,合力推进橡机产业高质量
                专业研究院所技术牵头,实行 “ 厂院结合 ”,会战式                        发展
                的系统技术研发和产品试制试用创新体系,已经不复                               自主创新,实现橡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巨大
                存在。就现实情况看,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但只凭一                           的系统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发挥制度的优越性,集
                己之力一家单打独斗,实现成套系统的技术创新、产                           中力量办大事,是成功的历史经验。现在情况不同,
                品创新,很可能力不从心,专注于单机主机创新,整                           系统创新第一道工序,就是统筹协调工作,行业组织
                个生产系统的技术进步就可能锣齐鼓不齐。出路就在                           要做,但也应探索行业创新实力联合的问题。有人牵
                于企业间的创新联合,上下工序、主机辅机乃至整体                           头,建设统筹协调平台,实实在在的做具体工作。
                调控,能目标一致协调行动。创建新的创新体系,可                               橡机企业特别是大公司,作为生产、科研、创新
                以说是当务之急。                                          主体,在本企业专业主导产品改造的同时,大都希望
                   (3)创造条件,建设创新评价机制                               有行业组织从中协调,有统一目标,有分工协作,共
                    大潮之下,泥沙俱存。要通过正确的评价去伪存                         同推进行业整体技术进步,从而更好地发挥单项技改
                真,让创新真正成为促进生产发展,提升产品质量的                           的作用。


                      年
                2022     第   48 卷                                                                       ·3·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