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1年12期(6期下半月 塑料)
P. 26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加工较容易,故应用较多。 动形式,而且成型后浇口应易于去除,同时又能进行
后处理抛光工序。经验证明,把浇口设计在塑件的厚
壁截面或其附近处,其效果最好。塑料的最大流动距
离应尽可能控制在 100 mm 之内,这就意味设计多个
浇口要比仅设计一个浇口更好。当用两个或两个以上
浇口,而塑料的流程又过长时,就有可能产生两股塑
料流汇合在一起,不能很好焊接的情况。此外,设计
浇口还必须避开塑件中有力学性能要求的地方,因去
图 261 圆形 除浇口时,将留下有高低不平的地方,需要多花额外
的精加工费用。
在生产实际中,经常把浇口设计在塑件的孔中,
这样,厚的飞边可兼作环状进料口,并残留在孔中。
这种浇口适用于要求精加工后看不到浇口痕迹的塑料
成型中。
具体确定浇口位置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图 262 半圆形 a. 不损坏塑件的配合表面及外观 一般不宜从塑件
下面挤入塑料。图 264 所示为考虑塑件的配合表面及
c. 梯 形 如 图 263 所 示, 分 流 道 的 断 面 形 状 为 梯
外观不易损坏而推荐采用的浇口位置形式。
形。它的特点是在等断面积时,其周边为最长,流动
阻力大。但对塑料的加热及传热作用大,并加工容易,
是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槽深尺寸与塑件大小有关,
小型塑件取 2~4 mm,大型塑件取 4~6 mm。
图 264 不损坏塑件的配合表面
b. 减少塑件变形 图 265 所示为考虑尽量减少塑件
变形而推荐采用的浇口位置形式。
图 263 梯形
9.4.2.3 浇口设计
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狭窄流道称为浇口。其作用
是使熔断变得更具有较高的流速及理想的流态,以保
证能顺利充满型腔,并便于成型后与塑件分离。
浇口与型腔直接相连,其位置形状及尺寸大小直
接影响熔断的流速及流态,对塑件质量、外观及去除
浇口都有直接影响。设计浇口时,应根据塑料特性、
塑件形状及要求、压注模结构和尽量减少塑件去除浇
口的工时等,来选择适当的位置、形状及尺寸。 图 265 减少塑件变形
(1)浇口位置 压注模浇口位置取决于很多条件,
c. 避免熔料直接冲击嵌件或型芯 图 266 所示为考
因此必须考虑多方面的重要因素。对于设计一种优良
虑压注模中的嵌件或型芯不受熔料直接冲击而推荐采
的浇口来讲,塑料进入压注模后,要能产生合适的流
用的浇口位置形式。
·4· 第 47 卷 第 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