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2019-4
P. 79

中外动态


                    通过智能制造工厂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解决内                            (1)高端聚酰亚胺薄膜技术仍为少数国外企业垄
                部采购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库存信息、财务                           断
                信息等各为一体、互不相通的难题,摒弃 “ 信息孤岛 ”,                          随着柔性显示幕的快速发展,高端电子级的聚酰
                实施信息化集成技术,推动 MES、ERP 等系统实现一                       亚胺薄膜市场将处于快速扩张期。据美国调查咨询公
                体化。这将使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                           司  Markets  and  Markets 资料显示,2017 年全球聚酰
                管理,突破企业加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亚胺薄膜的市场规模为 15.2 亿美元,预计 2022 年将
                            《橡塑技术与装备》杂志社 供稿                       达到 24.5 亿美元。
                                                                      聚酰亚胺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呈寡头垄断局面,技
                折叠手机来了,聚酰亚胺举足轻重                                   术封锁严密。聚酰亚胺薄膜发展较好,拥有技术的巨
                Folding cellphone is coming, and the polyimide plays   头企业较多,但聚酰亚胺薄膜仍属于高技术壁垒行业。
                                  a major role
                                                                      目前全球产能仍然主要由国外少数企业所垄断,
                    2018 年 10、11 月份,柔宇科技和三星公司分别                   包括美国杜邦、钟渊化学 (Kaneka)、韩国 SKPI 以及
                发布了可折叠屏幕的手机。与普通 “ 硬邦邦 ” 的智能                       日本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UBE) 等。
                手机不通,可折叠手机采用了柔性显示触摸幕,消费                               宇部兴产在 2018 年第二季度财报 ( 截至 2018 年
                者可轻松进行弯折和扭曲 !                                     6 月 30 日 ) 中指出,得益于聚酰亚胺业务的重建,公
                    有分析报告指出,柔性显示幕目前主要是用聚酰                         司今年第二季度的 PI 净销售额与 2018 年同期相比,
                亚胺 (Polyimide,简称 PI) 代替玻璃来做基板,从而                  实现了强劲增长,主要受益于 OLED 柔性显示幕的市
                使得屏幕变得可弯曲,变硬屏为软屏。                                 场增长。宇部兴产还将研发新的 PI 薄膜牌号,以提高
                    聚酰亚胺 (PI) 是一类分子链中含有环状酰亚胺基                     电路板 (FPC) 市场占有率并扩大销售双面 COF 薄膜。
                团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                              (2)中国聚酰亚胺进口依赖度达 41.6%
                高强高模、高抗蠕变、高尺寸稳定、低热膨胀系数、                               中国在聚酰亚胺薄膜产业化方面起步并不晚,早
                高电绝缘、低介电常数与低损耗、耐辐射、耐腐蚀等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由原一机部组织开展了聚酰亚胺
                优点。                                               薄膜制造技术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高性能
                    同时,其具有真空挥发份低、挥发可凝物少等空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造技术一直处于低水准徘徊的状态。
                间材料的特点,可加工成聚酰亚胺薄膜、耐高温工程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伴随着超大型积体电路制
                塑料、复合材料用基体树脂、耐高温黏结剂、纤维和                           造与封装产业和特种电力电器行业等的高速发展,高
                泡沫等多种材料形式。                                        性能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的匮乏,成为严重制约中国高
                    近年来,各国都在研究、开发及利用聚酰亚胺,                         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
                并将聚酰亚胺列为 “21 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 ” 之                          面对中国聚酰亚胺薄膜急需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难
                一。鉴于其优异的性能,又被称为是 “ 解决问题的能                         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自 2003 年起在国家发改
                手 ”,人们普遍认为 “ 没有聚酰亚胺就不会有今天的                        委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下,与深圳瑞华泰薄
                微电子技术 ”。                                          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始致力于高性能聚酰亚胺薄
                    聚酰亚胺产品以薄膜、涂料、纤维、工程塑料、                         膜制造技术的研究。
                复合材料、胶黏剂、泡沫塑料、分离膜、液晶取向剂、                              通过近 8 年的努力,攻克了从关键树脂制备到连
                光刻胶等为主,可应用到航空航天、电气绝缘、液晶                           续双向拉伸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的稳定工艺等技术关键,
                显示、汽车医疗、原子能、卫星、核潜艇、微电子、                           掌握了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制
                精密机械包装等。                                          造技术。
                    其中,聚酰亚胺薄膜为聚酰亚胺系列产品中应用                             在此基础上,于 2010 年建成中国规模最大的高
                最早,最为成熟的产品。电子级以下聚酰亚胺薄膜已                           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基地,第一期项目建设共计投
                实现国产自给自足,电子级及以上聚酰亚胺薄膜市场                           入 118 亿元人民币,完成 3 条 1  200  mm 幅宽双向拉
                仍主要由海外公司瓜分。



                2019     第   45 卷                                                                      ·61·
                      年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